今年7月,大运汽车再次提交创业板上市招股书,拟将募集资金51.7亿元中的近一半资金用于新能源车产能扩建。

为何选择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以及国家补贴大幅度退坡的当下,赌上重金进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在上海明华有道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封士明看来,传统老牌商用车企大运汽车此时加入到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比起国家和地方新能源补贴,它们或许更看重的是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上市,商用车本身对资本的吸引度没有那么高,但乘用车不一样,尤其是近年来电动车引起的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备受资本、政府、市场等利益相关者关注。

募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

2016年12月,股改后的大运汽车在新三板挂牌。2017年9月,公司向实控人远勤山以及海尔创业等几家机构发行2.21亿股,募资17.7亿元。在新三板募资成立一年多后,2018年12月,大运汽车传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消息,拟募资51.7亿元。今年7月初,该公司再次提交创业板上市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大运汽车本次发行股票数量合计不超过 2.6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20%,拟募集资金总额为 51.7亿元。

大运汽车计划将该笔资金投向生产线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技改,纯电动轻型客车及多用途乘用车扩建项目以及零部件试验试制中心技改项目。其中,令人诧异的是,大运汽车计划将近乎五成(25.3亿元募集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48.9%)的募集资金投入到纯电动轻型客车及多用途乘用车扩建项目。

从收入占比来看,2019年,大运汽车整车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96.9%,其中,非新能源整车收入占总收入81.14%,新能源整车收入占比为15.76%。而非新能源整车包括重卡、中卡、轻卡、皮卡,其中,中重卡销售收入在报告期内占比超68.84%,是大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实际上,大运汽车在国内商用车领域处于重要的市场地位,公司轻、中、重卡业务均开展良好,资料显示,大运汽车2017年至2019年在重卡市场份额排名保持行业第八,中卡市场份额上升到行业第二。

提高产能进军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大运汽车规划了新增12万辆新能源车产能,招股书显示,大运汽车将在现有年产5000辆燃气汽车、5万辆纯电动汽车产能基础上,投资25.3亿元新建员工宿舍、冲压车间、涂装车间、焊装车间、总装车间、电池 PACK 生产线及其他附属设施共 25万平方米,形成年产 2万辆纯电动轻型客车和10万辆多用途乘用车生产能力。

这意味着,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大运汽车将拥有17万辆以上纯电动汽车产能。

按照大运汽车的说法,该项投资决定是在SUV和MPV市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提出的。大运汽车声称,通过生产纯电动轻型客车及多用途乘用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真正做乘用车挺难的,商用车和乘用车技术难度、市场规模以及对资金的需求等多个方面都不太一样。”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新能源车虽然前景无限,但造车前期十分烧钱。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说过,没有200亿元最好别想造车。因此,大运汽车上市募资也是必然之举。

整体上看,大运汽车拥有多年积累的精细的技术工艺。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运汽车可以快速做出战略性调整,适应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新能源汽车产能即处于市场的发展,也与其技术工艺相匹配。

技术创新打造新能源专属品牌

谈起大运品牌,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那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的广告语,却不一定能将其与新能源乘用车联系在一起。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等在新能源行业扎根数年的老牌车企相比,在该细分市场算是“新生”的大运汽车。

实际上,尽管作为商用卡车整车制造细分市场民营企业龙头,大运汽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招股书中,大运汽车方面在谈及其进军新能源乘用车的风险时表示,“相对商用车而言,公司的新能源整车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的产品历史较短,因此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与商用车相比差距较大,相应品牌认知度的提升需要一定的销量规模作为基础。因此若后续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则存在品牌认知度不足的风险,从而会影响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情况。”

因此,大运汽车把技术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公司掌握了整车集成仿真分析技术、驾驶室设计技术、零部件验证技术、整车测试标定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控制系统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先后开发了燃油类、燃气类货车及新能源物流车、客车、乘用车等产品。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