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北宋开国功臣,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饮誉天下,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赵普三次拜相,首次是在宋太祖手上,后两次宋太宗时代。第一次下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问题,就是那十坛“海产”成为赵普说不清道不明的致命污点,宋太祖最嫉恨官员贪财的。

赵普首次登上宰相之位,在同宋太祖围绕皇权与相权之争中,“太极拳”打的还不错的,基本上是占了上风,相权比前朝要大一些。想做事,必须有权,赵普是想做事之人,有了权,必然就有人想走他的门路,不时的就有人给他送礼物来。

宋太祖与赵普的关系,从“黄袍加身”起,就不错。宋太祖当了皇帝,赵普做了宰相,下了殿堂,老朋友似的。宋太祖经常到赵普家里去坐坐,事先也不派人通知。习惯了,都是自己人。

有一次,吴越王钱派人送信给赵普,同时还捎带了十坛“海产”。赵普把十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搬走,王钱的来信还没有来得及拆开看,正好宋太祖到了。

宋太祖在厅堂里坐下,看到这十只坛子,特别显眼,就好奇地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随口就回答说:“是吴越王钱派人送来的海产。”

宋太祖笑着说:“吴越的海产,这么大老远的送来,一定是稀罕之物,打开瞧瞧。”

赵普吩咐仆人,赶快打开给皇帝看看。这一看,可要了人命,在场的人都傻了眼,原来坛里放的不是什么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

贪财!这可是官场最犯忌的事,尤其是宋太祖最嫉恨官员接受贿赂,拿了人家的,必定滥用权力。宋太祖看到这一幕,老脸拉得老长老长的。

赵普吓得满头大汗,赶忙向宋太祖请罪,并连忙解释说:“臣连信还没有拆开看过呢!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陛下恕罪!臣真的不知道⋯⋯”

说归说,事实在此,怎么描也是黑的。从此以后,宋太祖对赵普就有点猜疑起来,不再如初那么敞亮了。人倒霉,坏事总是连环的出现。不久,就有官员告发赵普违反禁令,贩运木料。

当时朝廷有令禁止私运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大木,赵普确实因为自己家里造房子,到那里采购了一点木料。但赵普不知道自己的一点木料,却被他的部下们放大了若干倍,趁机冒用赵普名义,私运大批大木到东京贩卖。

胆大妄为,典型的有令不止、以权谋私,赵普无法解脱。宋太祖大怒,要下大力气治赵普的罪。后来,在其他大臣为赵普说尽了好话,宋太祖的气才消了些,最终从轻发怒,撤了赵普的宰相之职,贬到地方上工作去了。

这正是人一旦有点权,能为人办事,就会有人来攀附你,从小礼到十坛“海产”。更可怕的是,你有权只要下水湿湿脚,就有人跟着卷起裤子去趟水,甚者则不惜裸游。所以说,当官的要小心翼翼,手中的权力越大,就更要处处谨慎,不定哪一天就掉进别人为挖的坑里去了。风光显处,人啊人,不容易!

赵普后两次出任宰相,是宋太祖驾崩后,宋太宗继位,把赵普从地方上召入朝廷,再度重用为相,但遭同行宰相卢多逊等人的诋毁,不明不白的又被挤出了朝廷,外调到地方上干去了。

赵普在地方又干了3年,已是64岁的老人了,第三被召入朝,任为宰相。这一次没犯什么错,也没做出多少值得宣扬的事,在宋朝文人为官喜欢争吵,也就是窝里斗中,如履薄冰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了。

淳化三年春,岁月不饶人的赵普感觉身体不适,连续三次上表,请求辞归故里,宋太宗不准,拜赵普为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俸禄。是年七月,赵普病故。

宋太宗闻之震悼,废朝五日,赠赵普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亲撰并书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追封为韩王。次年,又诏赵普配飨太祖庙。赵普圆满功成。(文/蔡驷 图/网络) (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