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骨骼正在慢慢變“松”,做好6件事,不讓骨量流失

現在人的飲食水平遠高於過去額,然而身體乃至骨骼,卻無法與過去相比。

國家衛健委2018年發佈的《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低骨量人羣龐大,40~49歲人羣低骨量率爲32.9%,50歲以上人羣低骨量率達46.4%。

骨量如同肌肉一樣,每個人都不同

鈣質在人體中大約佔到1.5—2%,是人體所需的常量元素;其中99%的鈣質是以骨鈣的形式存在於人體骨骼與牙齒中;近1%的鈣質以血鈣的形式存在於血液、組織液以及軟組織當中。

血鈣參與了人體的絕大部分的代謝活動,也會因此而流失,所以每天需要從食物中獲取。

年輕的時候,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能力強,流失比較少,富餘的血鈣就會轉成骨鈣存儲下來。所以我們年輕的時候需要補鈣,同時增加運動鍛鍊,骨量增大,骨密度高,骨骼就會像肌肉一樣,變得越來越精壯。

而當人體步入中年之後,鈣質的吸收能力下降,流失也會越來越大,從食物中獲取的鈣質無法滿足血鈣的需求,那麼骨鈣就會轉換成血鈣,骨骼逐漸流失,骨骼就會變鬆,變脆。

現在的年輕人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從小就從事體力勞動,而是從小就需要學習各種知識技能,長期的久坐時間遠大於體育鍛煉時間,所以骨量無法與過去相比。

再就是年輕人,從事體力勞動者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期的久坐或久躺。所以在年輕的時候,骨量就嚴重不足。

2014年,《中國骨質疏鬆雜誌》刊登一項北京人羣骨密度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所有人羣的骨量較10年前均有所降低;30歲以下人羣的骨質疏鬆發病率異常增高,達21.9%,甚至超過了50~59歲人羣的發病率(20.8%)。

以前,骨質疏鬆、易骨折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也開始年輕化了。

做好6件事,不讓骨量流失,更健康

1、多喫些高鈣食物

據統計,我國居民每天攝入的鈣質平均值只有400毫克;而世衛組織的建議,是800毫克,相差甚遠,所以具有普遍需要補充鈣質的需求。

含鈣較高的食物,首先是牛奶,然後依次是雞蛋、魚類、貝類、蝦蟹、以及家禽畜肉類食物;當然一些蔬菜中也會含有一些鈣質。

尤其是青春期以前的孩子、孕婦以及老年人,每天進食400毫升左右的牛奶,便可給人體提供500毫克左右的鈣質,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鈣質,便可更好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

2、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人體對鈣鎂離子的吸收,促進骨細胞的生成,防止鈣質的流失。對於一些小孩子與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比較差,合理補充些維生素D是非常有必要的。

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在植物油、肉類食物、各種堅果如山核桃、花生、松子、開心果等等含量都比較豐富。當然市面上也有很多維生素D產品也是可以考慮的。

3、多曬太陽

有研究表明,人體每天接受30—40分鐘的陽光浴,人體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便可滿足人體一天的需求。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營養素;一隻要是晴天,不怕太陽曬,是不需額外補充的。

4、多運動鍛鍊

尤其是在青壯年的時候,多些運動鍛鍊,培養一些擅長的運動項目,練就一副“鐵骨”,那麼步入中老年之後,就可以擁有更強大的骨鈣作爲後盾。

對於老年人來說,堅持合理的運動鍛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提高人體代謝功能,還能防止骨鈣流失,促進鈣質的吸收與利用,還能釋放不良情緒。但是運動不要過量,運動過程中要避免摔倒。

5、睡個好覺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對1.1萬名平均年齡爲63歲的絕經後女性進行研究發現,與睡眠時間較長的同齡人相比,每晚只睡5小時的參試者,全身、髖部、頸部和脊柱四項骨密度指標的得分明顯較低,指標值相比同齡人老了一歲。

所以,爲保護骨骼健康,不要熬夜,尤其是中老年人,建議每晚在9——10點之間入睡爲好,最晚不要超過11點。

6、情緒樂觀

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長期處在壓力之中,可導致激素代謝紊亂引發骨丟失,焦慮會造成骨質疏鬆。而心情舒暢、良好的情緒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量維持。

西安市紅會醫院(陝西省骨科——醫院)骨質疏鬆科主任醫師 曾玉紅建議:

30歲之前的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對達到峯值骨量非常關鍵。峯值骨量越高,以後就能經得住流失,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的時間越晚,程度也越輕。因此,強壯骨骼要貫穿一生。

此外,骨量低或骨質疏鬆的人,通常在骨折前沒有症狀或症狀很輕,從而容易被忽視並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建議骨質疏鬆高危人羣,如絕經後的女性、6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或每兩年監測骨密度變化。

老年人接受骨密度檢查

今天就分享到這裏,明天就重陽節了,祝天下的老人,身體健康,開心每一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