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一代男神周潤發,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讓周潤發的事業達到巔峯的角色“小馬哥”。這個角色出自1986年香港的票房冠軍《英雄本色》,影片的導演是師從武俠大師張徹的吳宇森,這部影片亦是吳宇森奠定其標誌性“暴力美學”風格的經典之作。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部影片的創作團隊在當年的香港影壇可沒有那麼多的光芒。時年吳宇森和主演之一的狄龍都剛滿40歲,而在不惑之年,兩人卻都在遭受着事業上的漂泊之苦。兩位邵氏的老同事,在奮鬥幾十年後,卻又要輾轉到新的環境,重新開始。

除了以上兩位之外,影片中的“少壯派”周潤發日子也不比兩位老大哥好過,當時周潤發已經從小熒屏轉戰大銀幕多年,但是因爲一直沒有一部賣座的電影,所以周潤發被當時的香港影壇稱爲“票房毒藥”。要知道在“唯利是圖”的香港影壇,一個不賣座的影星,註定不會有一個好的前途。所以當發展不順的周潤發,遇上事業瓶頸的吳宇森、狄龍,這個主創陣型,在當年的香港影壇真的沒有多少吸引力。後來爲了能夠獲取投資人的支持,他們請來了當紅的歌星張國榮,這才解決了資金的問題。由此開啓了他們各自新的銀幕傳奇之路。

《英雄本色》這部影片是一部改編電影,而在原著中,核心的人物是宋子豪。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英雄本色》中最經典的人物是由周潤發主演的“小馬哥”。和影片中其他的主要角色不同,“小馬哥”的家人在影片中並沒有體現,而且整部影片中,導演甚至都沒有給英俊灑脫的發哥,安排一場浪漫的感情戲。但是這種劇情設計,也讓影片中的故事焦點聚集在了一個純粹的男性情懷上。影片中狄龍飾演的宋子豪和張國榮飾演的宋子傑是一對“冤家”兄弟,而“小馬哥”和宋子豪卻是生死之交。雖然影片的導演未必是刻意的,但是在後來的影片中,觀衆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兩種完全不同男人情感的對比。宋子傑和宋子豪的關係,糾纏在親情、社會職業的對立當中。而宋子豪和“小馬哥”的友情,卻昇華在了世俗價值之上。

但是縱觀整部影片,“小馬哥”的男人情懷,又超脫在和宋子豪的個人情感之上,貌似“小馬哥”對宋子豪的感情,只是他情懷的一種延伸和展現,除此之外,“小馬哥”身上還有一種令所有男人嚮往和敬仰的精神,這種精神是男人們至高的追求,但是卻又是現實境遇裏可望不可及的精神幻象。所以爲了展現“小馬哥精神”的魅力,導演吳宇森可謂是用盡了才華,他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使得他不虧於武俠大師張徹高徒的稱號。

在影片的開始,“小馬哥”是一位非常驕傲的男人,他無論是在小弟面前,還是在美女面前,總是表現出一種優雅的優越感,正是這種氣質,奠定了後來只屬於他的悲情。雖然在影片中周潤發氣場十足,但是吳宇森並沒有以“小馬哥”的故事爲主線,相反,“小馬哥”在影片中更像是一個精神符號,他時不時的出現,恰到好處地閃爍着其他主角們所匱乏的勇氣、灑脫、執念。影片開始不久,宋子豪就因爲小弟阿成的出賣進了監獄,爲了給宋子豪報仇,“小馬哥”血染楓林閣,而這段槍戰片段,也成爲了吳宇森影像風格的標誌。

在槍戰中,“小馬哥”腿部受傷,從此成爲了殘疾。至此,他再也不是那個灑脫不羈的“小馬哥”,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沉淪,他委身在阿成的身邊,名義上是混口飯喫,但是暗地裏他在等一個機會,等一個人,等一段屬於自己的人生。“小馬哥”始終秉承着自己的信念,他的這個信念不是功利的物質獲得,而是思想上的精神昇華。影片中,小馬哥在受到大哥成的毆打之後,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臺詞:“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不是要證明我比別人了不起,而是要證明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由這句臺詞我們可以分析到,“小馬哥”在一定程度上是知道大哥成的所作所爲的,他之所以沒有在宋子豪回來之前對大哥成下手,是因爲他希望事情做得更有把握,由此可見“小馬哥”不是一個莽撞的人。而且“小馬哥”起初並不希望通過暴力手段簡單粗暴的解決問題,他希望宋子豪能夠和自己聯手東山再起,以在曾經的江湖上再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所以“小馬哥”的精神世界,更加的野性,更加富有男人性格中天然的霸氣。

即便是如此,當“小馬哥”看到宋子豪並無意於重回江湖之後,他很欣然的尊重了宋子豪的選擇。並直言,自己不是因爲宋子豪被打斷的腿,自己的遭遇,只是自己倒黴。在一系列的架構中,“小馬哥”總保持着屬於自己的追求,他對世界不強求,對朋友不強求,但是他始終不能跟自己的遭遇釋懷。他的這種態度,在他對宋子傑的怒吼,和對大哥成的蔑視中一覽無餘。

最後在大哥成的“淫威”和宋子豪“軟弱”,以及宋子傑的“理想主義”之間,“小馬哥”拿出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坦蕩蕩地向宋子豪說出了自己的訴求,直言我一定要拿回屬於自己失去的東西。而這個“失去的東西”是什麼,在影片中沒有明確的描述,不過周遊君可以肯定,絕不是他們要求的金錢物質。這種“失去的東西”,其實很可能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拿回的,“小馬哥”的這句話,只是試圖和自己曾經的一段遭遇釋懷,而能夠釋懷的方式,便是將內心的自己,肆無忌憚的抒發出來。

最後當小馬哥駕駛快艇重新殺回碼頭的時候,觀衆們意識到,“小馬哥”終於拿回了他自己渴望的東西。這種“東西”是精神上的追求,是一種精神自我的實現。在這裏“小馬哥”像很多富有感染力的英雄人物一樣,他心中燃燒着一股力量,這種力量超越生死,讓人甘灑熱血。在一場激烈的槍戰之後,“小馬哥”悲情的倒下,這一刻不是一個英雄故事的完結,而是“英雄本色”的定格。

影片中關於“小馬哥”的描述幾乎都是側面的,我們無從得知小馬哥的生平身世,也不知道他和宋子豪的生死之交源自何處。但是導演吳宇森,卻通過幾個鏡頭,幾句富有感染力的臺詞,將“小馬哥”這個人物,在現代人的包裹之下,填充進傳統俠客情懷。“小馬哥精神”最具感染力的地方,是他對自我價值實現的無所保留,傾盡所有,用一種“向死而生”的姿態,將自己有限的生命,錘鍊進無窮的蒼穹環宇之中,這中現代男人們丟掉的骨氣,被周潤發精彩的演繹刻印在了光影世界之中。而這部影片之後,影片的主創們也在香港影壇重新證明了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