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这篇文章是否有新的认识和看法?期待你的建议,积极与我们留言互动吧

小编很开心能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八卦之事,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快乐!

外交作为国与国之间沟通联系、解决矛盾争端的重要手段,在当今这个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已呈全球化之趋势,通过以谈判为主体的外交手段可以因地制宜地化解经济活动中的矛盾纷争,从而谋求共赢。同时经济本身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共存属性也青睐外交手段。

与外交相对应的另一手段则是战争。战争由于破坏力极强,使得战败一方能迅速妥协、接受战胜国的不公正待遇,成为了很多图谋霸权的统治者的首选,这在经济全球化尚未来临的古代更甚,因此古代的战争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但由于战争“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性,战争的成本实在太高,如秦赵长平之战,虽然秦国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力压赵国,坑杀40万赵军,但自身也伤亡过半,因此在古代,外交也仍然是国与国之间解决矛盾之利器,也因此诞生了很多以此谋生的雄辩之士,如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张仪。

但总体而言,古代国与国之间仍然趋向于用战争解决争端矛盾,外交不过是在“一战定乾坤”后的讨价还价,虽然也有很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外交案例,不过在“以拳头决定话语权”的古代,外交终究位列靠边站、不受信任之尴尬境地。

历史上就曾发生了这样一次尴尬的外交事件:外交家已成功说服敌人投降,友军却要强攻,结果敌人怀疑有诈便将其煮了,堪称一次很是郁闷的古代外交事件。

这一倒霉的外交家便是楚汉相争时的郦食其。

郦食其原本学富五车、能言善辩,秦末时很是识时务,主动投奔流氓混混出生的刘邦。果然如其所料,微不足道的汉中王刘邦在诸多谋士的辅佐下逐渐发展成为了唯一可与西楚霸王项羽相抗衡的强大势力,二人更是在接下来的楚汉之争中开启了拉锯战模式,并且齐国很快成为了二人拉锯战的焦点。

由于频繁的战争,刘邦的部下伤亡惨重,于是郦食其主动请缨游说齐国,劝齐王弃楚投汉。由于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实在厉害,齐王田广“豁然开朗”,立志追随刘邦,并主动撤掉了对汉军的布防,郦食其外交可谓获得了空前成功。

但是汉军大将韩信由于未能收到刘邦停止进军的命令,便一如既往对齐国发动了进攻,一举攻破齐国。此时齐王田广正与郦食其饮酒赏乐,齐王听说韩信攻破齐国,怀疑郦食其使诈,盛怒之下将其煮了,可怜的郦食其就这样成了此次堪称史上最郁闷的外交事件下的牺牲品。

为何郦食其获得了空前的外交成功之后,还是被煮了?真的是信息不畅导致的误伤吗?

很显然非也,虽然过去信息传播手段着实落后,确实容易导致沟通不畅,但还不至于发生“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的场景。毕竟韩信在准备进攻齐国之时,郦食其正在里面和齐王把酒言欢,此时的齐王也是对郦食其十分的信任。只要郦食其出门对韩信说明实情,本着共同目的已达到便不再多生事端的原则,韩信理应停战退兵,并且将有限的兵力用在刀刃上,另寻别处战场。

其实当时的韩信也知晓郦食其正在里面,也明白其搞定了齐国,但底下的谋士蒯彻为了一己之私却进言道:“郦食其只不过是一个说客,竟然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获得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而将军率领数万军队,耗费数年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如此看来:将军的功劳还比不过一老儒生,这无疑将对将军的未来非常不利”。尤其最后一句:“将军的功劳还比不过一老儒生,这无疑对将军的未来非常不利”,可谓直击韩信心中痛处,成为了郦食其空前外交胜利后却被煮的直接诱因,于是韩信听完立马下令强攻。

由此可见:韩信明知郦食其外交已获得空前成功,却因为一句话便下令强攻,将郦食其陷于不义之地,害得其惨遭被煮。究其原因还在于前文所述:过去在解决国与国之争端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战争,对于外交,纵使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超强效果,在武功决定一切的古代社会,终究重视程度偏低,并且很容易引起同行的嫉妒。如此便导致了这一次很是郁闷的古代外交事件和最倒霉外交家的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