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积极宣扬那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宣扬那种不畏强敌、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宣扬那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在全省各层面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弘扬英模精神的浓厚氛围,齐鲁壹点客户端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山东籍英模人物传记”系列报道,集中宣传14位被授予志愿军“一级英雄”和“一级模范”称号的山东籍英模人物。

抬担架的“指挥官”

—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王德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亚慧 通讯员 陈涛 陈贝

王德明,山东胶州人,1922出生,1947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1950年11月,王德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第二十六军某连担架员。他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跟随连队在汉滩江南岸执行阻击敌军任务,一人歼敌39人,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1950年11月,王德明跟随部队入朝参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七十三师二二七团五连担架员。就是这个职务,也是他三番五次请求才争取来的。虽未如愿成为一名战斗员,但只要能上前线,王德明就很满足了,高兴地说:“只要能上前线,让我干啥就干啥!”

原来,王德明1947年参军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身负数十道重伤,留下了残疾,还患有神经性头痛。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原计划不让他跟随部队入朝作战,王德明反复强烈要求,同意他担任担架员。

在第二次战役中,王德明所在的营执行阻击任务,战况非常惨烈,全营伤亡将近60%。王德明拖着残疾的身体,与其他担架队员一起穿行在炮火中。当时,他的脚已经严重冻伤,抬着伤员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但他咬牙坚持着。最后,全营只剩下了王德明这一副担架,他一个人抢运下了29名伤员,运送弹药34箱,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第四次战役打响后,王德明所在的连在汉滩江南岸担负阻击敌军任务。这场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敌军为了切断我军后勤补给线,在汉滩江两岸和江心布成了3道防线,并且将汉滩江两座简易的桥梁全部被炸毁。

敌军派出大量飞机和坦克对我阻击阵地进行了狂轰乱炸,火力非常凶猛,王德明所在的五连的损失惨重。连队的伤员运不下来,弹药送不上去,这可急坏了王德明。危急关头,他第一个跳下冰冷刺骨的汉滩江,涉水过河,来回往返运送弹药和抢运伤员。在4天的时间里,他先后下水18次,抢运伤员18人,运送手榴弹36箱。

一次,王德明刚刚运送两箱手榴弹到阵地上,发现连队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他赶紧上去询问情况。原来,排以上的干部全部牺牲或负伤了,连队暂时没有人指挥,战士们不知道这仗怎么打才好。

紧急时刻,王德明站了出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乱!我是党员,是老兵,现在听我指挥!”说完,他开始布置战斗任务,将全连剩下的15人进行战斗编组。他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以及现有的作战情况迅速作出了兵力部署:以10名战士作为正面防守,剩余5人则在侧翼的机枪阵地火力打击。

简短布置完后,敌人已经黑压压地冲了上来,王德明沉着指挥,亲自带着1名战士坚守左翼机枪阵地,很快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攻击。

敌人被打退后,王德明立即下令出战壕捡弹药,然后迅速调整兵力部署迎接第二次攻击。根据他的部署,阵地正面以及左右两侧均安排5名战士,形成一个半环形,每个战士配备3颗手榴弹。王德明下了死命令:不准开一枪,所有人每人3颗手榴弹,等到敌人进入20米内再扔。当敌军再次发起冲击时,王德明一声令下,15名战士手榴弹齐发,炸得敌军狼狈而逃。

敌军很快发起了第三次冲锋,而此时他们的弹药已然不足,无法再拼火力。王德明轻轻抚摸了一下手中的刺刀,坚定地说:“兄弟们,是时候拼刺刀了!打完弹药,听我号令,杀他个片甲不留!”

敌军再度冲上来时,战士们再一次顽强阻击。弹药打完后,王德明甩掉了机枪,抽出刺刀怒吼:“杀!”他第一个冲出战壕,直接冲着穿大衣的敌军指挥官杀去。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同时冲出战壕,杀声震天。敌军被我军冲天的斗志吓傻,纷纷撤退。就在这时,我方增援人员赶到,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这一战,王德明一人歼敌39人,荣立特等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王德明回国后,原本上级安排他继续在部队任职,但他选择了回家乡务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