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拉點血,怎麼就成了腸癌了?

明明就是便祕,怎麼就腸癌晚期了?

很多腸癌患者在病情確診時,都難以相信、懷疑是診斷錯誤。而最終面對各種診斷報告,又不得不接受了現實。

對腸癌患者而言,之前一直都沒有腹痛、不適症狀,就最近出現了大便異常或便血,偏偏就到了癌症中晚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根據數據統計表明,我國消化道癌的早期診斷率一直都相當低迷,甚至是不足30%。有超過70%的患者在就醫診斷時,病情已經走到了中期,甚至是期階段!

這是因爲大腸癌和其他癌症早期相同,癌細胞非常狡猾、善於僞裝,它們能躲過免疫系統層層追殺,在形成癌腫的最初階段,患者往往沒有任何異常。當出現輕微症狀時,又容易和普通肛周疾病相混淆,導致患者出現錯誤判斷,最終延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

但實際上,無論你處於哪一年齡段,當以下幾個症狀來報道時,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肛周疾病或便祕了,很可能是腸癌已經找上了你:

1、排便習慣改變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健康的排便習慣是什麼,它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排便時間相對固定,它可以是一天中的任何一個時間段,只要是有自己的排便規律、每週大便多與2次,就屬於正常情況。而第二則是排便時間長短,每次排便不超過10分鐘,大便排出順利;

如果近期排便習慣突然紊亂,但卻沒有急性消化道疾病症狀,比如反覆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僅僅只是出現了大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祕交替出現,這就可能與腸癌有關。因爲腸癌會佔據腸腔空間、壓迫排便感受器、促使腸道功能紊亂和菌羣失調,所以患者大便習慣也會發生變化。

2、大便形狀改變

消化系統運作之後,所剩的食物殘渣會在圓柱體的大腸腔內堆積,而腸道黏膜又會再次吸收糞便中僅剩的營養和水分,最終致使大便也形成圓柱體狀態。不過,大便形狀也並不是絕對固定的,比如喫下了過多含水分食物、含脂肪食物,就可導致大便短暫發生改變;

另外,在出現急性腸胃感染之後,患者腸道蠕動出現問題、菌羣紊亂,可排出類似稀水樣糞便,治療後緩解或消失。但如果近期大便形狀突然發生變化,比如排出了細條、扁條樣的大便,又或者是帶有一側新鮮血痕的乾結糞便,這都可能與癌腫壓迫、表面摩擦出血有關。

3、大便發黑、有臭味

大便的顏色會隨着食物而發生改變,比如喫紅心火龍果排出紅色大便、喫黑色食物、動物血液排出黑色大便,這都是正常情況。

但是,如果近期在沒有喫含色素或鐵元素食物的情況下,卻突然排出了黑色、柏油樣的糞便,且伴隨腥臭、腐臭味,這就可能是癌變的信號;

其實,柏油便就是消化道出血的症狀之一,由於患者腸道癌變處距離肛門較遠,且出血量並不多,血液在腸道內被菌羣分解,和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鐵,繼而改變了大便顏色。

4、直接便血

大便帶血有兩種情況,第一就是浮在大便表面、未與大便混合在一起的血便,這種情況多和肛周疾病有關,特別是大便過程帶有疼痛感時,往往就是便祕、痔瘡、肛裂的信號;

第二就是大便與血液混合在一起的無痛血便,這種血液多是暗紅、鮮紅色狀態,且出血量會逐漸增加。這種情況下,大多都是腸癌到來的表現。而一旦腸癌發展、形成感染之後,患者甚至會排出粘液、膿液樣的血便,並伴隨劇烈的臭味。

以上四個症狀到來,可能就是腸癌發出的信號。目前臨牀上檢查腸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爲大便潛血、腸鏡、肛門指檢等。其中腸鏡是最直觀、檢測率最高的腸癌篩查方式,它能揪出早期腸道病變,對腸癌確診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