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是哪个国家?毫无疑问当属曾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大不列颠王国。

自人类社会进入15世纪后,西欧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以原始资本积累为依托逐个比肩而至,茫茫大海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繁荣海上贸易场地。

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厚积薄发的大不列颠异军突起,凭借着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强悍实力,将本国的殖民势力拓展到了全球。

在全球七大洲的范围内,大不列颠始终保持着面积高达34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可以说,这是继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帝国有史以来幅员最为辽阔的庞大帝国。

而即便是到今天,大不列颠王国依然享有百慕大、开曼群岛、安圭拉、英属维京群岛、蒙塞拉特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福克兰群岛(马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英属印度洋领地、皮特凯恩群岛、圣赫勒拿岛等12快殖民地。

因此,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来比喻大不列颠王国丝毫不过分。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大不列颠王国元气大伤,世界各国殖民地也相继独立,最终仅仅只有12块殖民地尚在大不列颠的统治范围内,然而,在这12块海外殖民地当中,马岛却是让英国人最伤神费力的海外飞地,甚至本就放弃了世界绝大多数海外殖民地的大不列颠王国,却为了马岛不惜与阿根廷大打出手,终究酿成了马岛海战。

既然大不列颠几乎放弃了世界绝大多数的殖民地,为什么它却死活不肯放弃马岛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地缘战略关系和历史纠葛来捋清大不列颠王国与马岛的爱恨情仇。

马岛,又称福克兰群岛,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北靠阿根廷,南低南极洲,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整个群岛由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组成,该岛地形复杂、海岸线曲折,群岛北部以东西走向的两条山海横亘其间,余部皆为丘陵地带。

由于马岛地处南纬52°左右的海域,且靠近南极洲,终年以寒湿性气候为主,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这种湿冷的气候造就了岛上植被浓密低矮,草木质的腐烂得到了极大延缓,因此,马岛上蕴藏了极为丰富的煤泥资源。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马岛上分布着巴布亚企鹅、鸬鹚、帝企鹅、条纹兀鹰、野鹅、野鸭、海狮、海象等各类珍稀物种,畜牧业和渔业成为岛上的主打产业,且该岛铅、煤、铁、银等矿藏资源以及近海有石油和天然蕴藏量较为丰富,因此,马岛成为“大航海时代”以来各国竞相角逐的对象。

对于大不列颠王国来说,控制了马岛就意味着扼守住了太平洋通往大西洋的南大门,同时马岛自身靠近南极洲的天然优势,又为大不列颠王国进军南极提供了完备的后勤保障基地,而从战略角度来考量,马岛东控非洲的好望角,西抵太平洋南端的新西兰,北至南美洲,南达南极洲,东南面与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呈掎角之势,若以地缘战略眼光宏观角度来看来,马岛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连两洋”(太平洋、大西洋)、“控四洲”(非洲、美洲、澳洲、南极洲)。

这种地缘战略极其险要的位置,可以说既能确保大不列颠王国的政治、军事辐射,也能为英国航空母舰的停靠提供天然的海外战略基地,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天赐要地。

而对于阿根廷来说,占据马岛,向南可抵近南极洲,除了扩展领土,还可为日后争夺南极地区埋下伏笔,向东则可切断大不列颠王国控制的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与马岛形成的掎角之势,断其一臂,防止英国人的政治渗透,同时还能卡住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南大门,堵死英国人企图染指南美洲的美梦,并借此突破英国人对阿根廷实施的战略封锁。

因此,马岛无论是对于大不列颠王国还是阿根廷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缘战略意义,谁拿下了马岛就意味着谁在未来的战争中控制了南美大陆和通往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东西航线。

马岛的地缘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大不列颠王国和阿根廷也不是傻子,自然对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心知肚明。但对于这块“肥肉”阿根廷却是打着灯笼的瞎子,东西在眼前了还找不着。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地理区位来讲,马岛距离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以东约500公里,根据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的结果,马岛毫无疑问属于阿根廷领海范围内的岛屿。

但就是在阿根廷眼皮子底下这么重要的一个岛屿,却不是阿根廷人首先发现。以此看来,阿根廷还真不愧对“瞎子”的这个光荣称号。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1592年,英国航海家戴维斯驾驶“渴望号”首度发现了马岛,此后,该岛也被荷兰航海家威尔德发现。

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Louis-Antoine de Bougainville)首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1765年,英国人也在该岛开始移民设点,但仅仅过了五年,英国人就被西班牙人赶出了马岛,然后,西班牙人又从法国人的手中买下东福克兰岛,至此,西班牙人完全占据了马岛。

但也就是英国人被西班牙人赶出马岛后,英国人感觉脸面挂不住了,我堂堂大英帝国,居然还被无名宵小驱逐出境了?

英国人于是在1771年派出了大批舰队浩浩荡荡杀向马岛,西班牙人看到来势汹汹的英国人,知道来者不善,于是主动将西福克兰岛还给了大不列颠,但却将东福克兰岛牢牢控制在了手里。

1816年,作为西班牙殖民地的阿根廷公开造反了,它宣布脱离宗主国西班牙而独立,并宣称对马岛拥有所有权。

虽然阿根廷叫得很响,但实际控制力仍然有限,马岛上只派驻了几名官员进行管理,而国内矛盾丛生的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阿根廷对马岛的有心无力。

在这种情况下,1833年,英国人长驱直入不费一枪一弹就轻松地把岛上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此后,英国人在马岛上设置行政机构,并设立一名总督对该岛进行行政管辖。可以说至此,英国人确立了对马岛的绝对统治权。

二战结束后,缓过神来的阿根廷将马岛问题提交到了联合国,英国和阿根廷在联合国开展了一场辩论。阿根廷认为其独立于西班牙,自然应当继承西班牙的所有政治遗产,包括马岛在内,而英国人却认为大不列颠自1833年以来事实上已成为马岛的主人,按照“谁发现,谁控制,谁管辖”的国际法原则,该岛毫无疑问归大不列颠所有。

双方在联合国辩论中相持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82年。

1981年,时任阿根廷军政府领导人的加尔铁里,面对国内高达600?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GDP)11.4?人的下降率和长期以来大规模的失业人员罢工游行等问题。为了转移公众视线,化解动荡不安的统治危机,加尔铁里决定发动马岛战争来解决问题。

在挑起马岛战争前夕,阿根廷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或明或暗向英国人散布了战争动员的意图,以此来试探大不列颠王国的态度。

但英国人对于阿根廷即将发动战争的企图,似乎出奇的平静,既未反对,也未在外交场合大加斥责,当年,英国国防大臣约翰·诺特计划将唯一驻守马岛,象征武力存在的“坚忍号”舰船撤出该地,与此同时,英国人甚至在该年颁布了《英国国籍法》中限制给予马岛居民全面的公民权。

英国人的这一系列举措给阿根廷政府造成了似乎英国人要放弃马岛主权了,在这种“神判断”的误判下,双方终于要开打了。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当局雇佣的五名商人强行登陆马岛设立据点,并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人闻讯惊愕不已,慌忙派出“坚忍号”破冰船去驱逐阿根廷人,但由于英国人准备不足被阿根廷军舰连刷了几个耳光后仓皇逃窜。

阿根廷趁势派出两栖登陆部队3000人和500名宪兵迅速对该地区进行了军事管控,马岛落入阿根廷人之手。

意识到事态严重性的大不列颠王国在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主导下立刻平静了下来,英国人派出了皇家海军陆战队、三艘航空母舰、20余架海鹞式垂直升降战机、SAS特种空勤团等先进武器装备立即投入到了战斗,甚至安德鲁王子不惜以皇室身份亲自参与了这场战役。

经过惨烈的激战,英国人艰难地取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马岛再度牢牢地控制在了英国人的手中。

时至今日,马岛依然掌控在了英国人的手中,尽管中国政府多次重申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问题,但对于总面积仅仅只有12200平方公里的马岛来说,很显然,英国人在经过马岛战争毕其功于一役的态度后,无论是从地缘战略还是历史纠葛来看,断然不可能将该岛向阿根廷双手奉上,毕竟大不列颠的“日不落帝国”美梦尚未破灭,无数的英国人依然憧憬着重现昔日光辉的神话,而反观毗邻的香港,也不正是在英国人肆意兴风作浪的幕后推手中跌入深渊的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