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可可愛愛郭麒麟,今年上半年瘋狂上綜藝又拍戲,也難逃被老父親追問要家用。

像極了剛拿到工資就要上交的我,肩負養家的光榮使命,可還是有一丟丟不捨……

不過,看到“大小姐”和這羣師兄弟們互相擠兌,“一家人”歡樂齊聚的場景,還是有點感動。

來自五湖四海的DY boys們啊,終於還是在這裏擰成了一股繩。

記得幾年前聽說郭德綱兒子要出道,網友也是瞪大了質疑的小眼睛,結果《慶餘年》之後,郭麒麟火到不行,邀約不斷。

前陣子德雲社一直無法開箱,“大小姐”秒變綜藝神獸,花式上節目,中間還拍了個劇……

以至於大半年沒回家,郭德綱也是想兒子想得不行。

新一期的《德雲鬥笑社》特意選在了橫店,就是爲看一眼正在拍《贅婿》的兒子。

“爲了看看你,我把一百多人都拉到了橫店”,感人至深了。

但溫暖不過一秒,很快郭德綱就開始澄清,郭麒麟這麼忙,和德雲社生計毫無關係,並當場吐槽兒子:“你一分錢都沒給我拿來過。”

郭麒麟也趕緊順着臺階下,“德雲社哪裏需要我養活?您一人就養活了。”

但老郭沒有放過孩子的打算:“行,你給一半得了。”

就是這樣,郭麒麟也沒大方出手,依然摳摳搜搜賣萌,終於喜提郭德綱金句:“我兒子拿錢不當錢,當命”。

傳說中的“郭摳摳”,這下真的是實錘了。

這麼久不見面,大家看見他,倒也是真的親。

尤其做遊戲的時候,他就是那個被偏愛的人。簡單說一下游戲規則,大概就是“吸球”贏扇子,摘掉對手第三個球的人,可以拿走一把扇子……最先集齊“雲鶴九霄”四把扇子的人獲勝。

而郭麒麟的麒麟扇可以頂替任何一把扇子,結果大家都不着急搶他的扇子,反而彼此鬥得“你死我活”。

最慘非欒雲平莫屬,剛復活回來,又被集體圍攻,搶走了一把。

而郭麒麟雖然莫名丟了把扇子,但燒餅又給了他兩把,排隊復活時遇見尚九熙甘願“自爆”,於是便湊齊了四把扇子,真的是團寵本人啊。

有團寵,也有團霸,眼看遊戲有點膠着,大家商量放下武器,結果一改“肉搏模式”,燒餅猶如打開機關,瘋狂追擊秦霄賢……

可憐秦霄賢,在“上海灘”邊跑邊大喊“燒餅殺人了”真的不要太好笑。

而且因爲秦霄賢“霄”字很稀有,老秦在這裏瞬間變“團欺”,總是被哥哥們“調戲”。

遊戲一開始,就成了第一個被哥哥們攻擊的目標。

被郭麒麟順走扇子也就算了,瘦小的身子還是扛起了蹬車載師父和少爺的重任,還要被師父調侃:“他那個億萬家產就是這樣蹬出來的”……老秦心裏苦。

但事實上,這遊戲無論怎麼玩,玩到最後大家都會發現,單打獨鬥是喫虧的。

只有弄懂規則,採取結盟的方式,才能在體力、腦力上出奇制勝。

比如遇到燒餅這樣的大對手,張鶴倫、尚九熙、楊九郎、周九良還有孟鶴堂就選擇合起夥來圍攻堵住他。

也有出動“語言攻勢”的,比如曹鶴陽就洗腦欒雲平,“你都去補血了,怎麼還有三把扇子”,接着張鶴倫等人也開始“圍攻”,讓欒哥都動彈不得。

最後欒雲平變成刀俎下的人肉,被拿走了扇子……

這真的是一路追下來,非常親切的DY boys相處模式,說是比賽,但大家更享受同門相處、玩遊戲的快樂,彼此義氣相挺、互相扶持,看起來就舒適度max。

而這樣一羣人,到底是如何走上相聲之路的呢?

玩鬧之餘,這期節目還藏着很多回憶殺。

幾位弟子的藝名,都是有來頭的。

“九良”取自“良好”之意,這個思想也挺符合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別太差但也用不着多優秀,就算挺好的。

楊九郎名字是順承楊家將的七郎八虎,希望他也可以文忠武勇,集齊所有的優點。

欒雲平,倒也很符合副總的性格,雖然平淡,但生活如果能夠波瀾不驚,也算是一種幸福。

“鶴倫”是凡事要曉得倫理綱常,懂得規矩。

尚九熙是德雲社有名的“小哭包”,於是郭德綱就給他起名叫“九熙”,希望他可以陽光點,別遇事就哭哭啼啼,像個怨婦。

不得不說,官方吐槽永遠那麼精準犀利,可裏面又寄託了郭老師對這些徒弟的期望。

師兄弟們聚在一起,郭老師給起名字,恍然間好像回到了他們最初進德雲社的時候,對比當下,更能清晰看到他們身上的成長。

這種成長,在舞臺上有明顯的呈現。

燒餅和曹鶴陽說的是《買賣論》,非常經典的相聲品類。

“大哥,你好,我們這是飯店,你是來喫飯呀還是上廁所?”

一句話,問得曹鶴陽啞口無言,聽的人也是瞬間沒了食慾,但“笑果”馬上就出來了。

曾有網友吐槽,燒餅說相聲像是講脫口秀,所以他就賭一口氣,用經典相聲來證明自己的能耐。

以前燒餅真的很胖,後來爲了形象開始減肥,在相聲上也苦下功夫,如今終於可以獨當一面了。

所以現在燒餅就可以很有底氣地說,《買賣論》是自己和曹鶴陽說相聲以後,最有個人風格的作品,意義也是不一樣的。

有了能代表自己相聲生涯的作品,燒餅也算真正出師了吧。

但進步最明顯的,就是秦霄賢。

秦霄賢拜師學藝時間短,業務還不是很精明。

但這次和欒雲平合作《八扇屏》,就發揮得非常好,一口氣說下將近2000字的《莽撞人》,很彰顯功力。

也得到了於大爺和郭老師double認可

而張鶴倫、楊九郎和尚九熙,選擇的是羣口相聲。

都知道羣口相聲不好說,但是張鶴倫領着兩個師弟的搭檔,還是勾起了彼此的回憶。

要知道,楊九郎第一次上臺,說的就是羣口相聲。

尚九熙感慨的是,很多小曲小調爲了迎合時代都不咋說了。

張鶴倫還曾經憑藉模仿岳雲鵬出名,但之後一度陷入迷茫中,沉澱了一段時間去摸索,才明白人是需要有自己的風格,這場羣口相聲,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不忘初心”的情懷回溯。

再有孟鶴堂和周九良,說的《四郎探母》是在郭老師原來作品基礎上修改的,有點“致敬經典”的味道。

並且郭老師給他們的評價也非常高,說倆人的作品再打磨一下,就真的可以拿到任一場子進行演出了。

而很喜歡相聲的孟鶴堂,當年在電視上看到郭老師表演,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進入這行,還得到了他的認可。

這就是普通人的“逆襲”,他們因爲熱愛走到一起,而德雲社這個”大家庭“,從“藝名”開始,就給每個人寄予厚望,帶着這種希望,每個人都在努力,爲不辜負“德雲社”的招牌而不斷充實自己。

熱愛可抵歲月長,還有什麼比這種情懷更讓人動容呢?

說起來,德雲社還挺臥虎藏龍的。

熱愛這點前面說了,大部分弟子都不是相聲專業的,但他們真的是捨棄了一切來拜師學藝。

像楊九郎從小就很喜歡聽相聲,上中學的時候,別的孩子都是聽流行歌,唯獨他的mp3裏面播放相聲。

來源:網易新聞

所以20歲的時候,抱着試一試的態度,他報考了德雲社,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成了“九”字科的弟子。

尚九熙大學讀的是服裝設計,畢業於北京服裝學院。但是畢業後,他沒有去大公司應聘,反而參加了德雲社的選拔,重新來過。

張鶴倫沒入行前在老家乾燒烤,結果偶然在網上看到了郭德綱的相聲視頻,就開始產生了學相聲的念頭……

卻因爲二人轉風格嚴重、普通話不過關兩度被淘汰,幸好,他沒有放棄,到第三次才成功錄取。

就是這樣的一羣人,對相聲的瞭解和投入,當然不一般。

要是還自帶點技能就更厲害了。

像周九良,被稱爲”德雲小先生“,爲人低調,可手藝卻棒棒的。儘管乾的是捧哏的活,卻是真正的全能。

無論彈琴說唱,都是樣樣精通。

有人說最愛聽九良唱戲,甚至沒人說得清他到底會多少曲種……

這些,都是因爲他平時的時間都用來琢磨功夫了,纔有了深藏不露的本事。

所以,在熱愛的基礎上,還要堅持,保持謙卑的心態,再加上創新,才能走得更遠。

而《德雲鬥笑社》就在一個合適的契機誕生,在德雲社無法開箱的期間,這羣師兄弟,再聚在一起,有“團建”,有激勵,也有考覈。

作爲師父,郭德綱在節目裏敞開心扉,和徒弟們來了一次深度的溝通。

而徒弟們,也在玩遊戲的“相愛相殺”和花式互換搭檔中,增進彼此的瞭解。走紅的,還會幫扶其他人,比如郭麒麟,就會在比賽時間不夠的時候去充當救場角色;岳雲鵬也會爲了緩解九龍的緊張,主動提出熱場。

節目上呈現的,就是”德雲天團“緊緊擰在一起,把團魂打在公屏上的樣子。

而節目上看不到的,或許就是大家如何去吸收其他人的優點,在一種良性競爭氛圍裏,做好自己的事,最終實現的——

是集體的蛻變。

我想,看”德雲天團“搞笑當然很重要,但笑着笑着,能get到這羣人的相處之道,也不錯——誰說人際關係一定要搞勾心鬥角啦?!咱們DY boys就不整那些虛的!

德雲社最大的魅力在於,聚集了一羣愛說相聲,愛聽相聲的人,這羣人未必有明星臉,但是他們可以靠嘴皮子把大家逗笑!

逗人笑這活兒,可真一點都不簡單。

爲了把這活兒做好,相聲演員私底下真的做了很多努力,他們“幹一行愛一行”大家當然知道,但是這種“熱愛”裏,還帶了那麼多的情懷,那麼多的期望,此前很多人也沒感受到。

所以有了節目這個接口,感覺每看一次,就給”德雲男團“開了一次“箱”,總好奇他們還會拿出什麼東西,而每次,都沒讓人失望。

唯一的煩惱,就是節目臨近收官了,剩下的期數不多,只能且看且珍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