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他是我一生最佩服的人,他的忠诚、乐观、上进一直感染着我,我们俩的日子还没过够……”

10月23日,姑苏区二郎巷社区,通过电视观看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大会的李天俐老人,感慨万千。六十多年前,她与在朝鲜战场英勇负伤致残,失去双小腿和九个指头,被称为"中国的保尔”的廖贻训的爱情故事,被广为流传,堪称传奇。李天俐今年87岁,尽管满头银发,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谈到当年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相识

出身开明家庭的李天俐,是个追求上进的女生,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时受二哥影响早早加入地下党。“抗美援朝一周年时,我在《解放军画报》上第一次看到廖贻训的名字。”李天俐回忆,看到他的照片,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儒雅、清秀,和一般的军人气质不一样。

廖贻训,第一批赴朝作战的战士,66军198师593团担任文化教员。在一次战斗中子弹打中了廖贻训的右脚,与部队失去联系。为了找到大部队,他在冰雪中爬了三天三夜。尽管活下来,但枪伤和冻伤,让他失去了双小腿和9个手指。

尽管是特等伤残军人,但他放弃了国家的供养,自力更生,坚持工作,为全国人民作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作战的报告,在荣军总校做教员,坚毅、乐观地为祖国奉献。上世纪50年代,他被称为“中国的保尔”。

“对伤残军人,我充满崇敬,他们就是国家的英雄!”李天俐说,感觉这个小伙子对党、对军队忠诚,精神状态特别好,对他可谓是一见钟情,当时心想,如果有这样一个(男朋友)该多好!

不久后,学校发动学生给志愿军写信,李天俐就想起了之前通过朋友获知了廖贻训的地址,很快她收到了廖贻训的回信。一来二去,鸿雁传书,时间长了,两人互有好感,却始终没有见面,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相爱

1953年,李天俐毕业后到苏州教委工作。当时两人的书信往来,还主要是谈人生,分享读书,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

在一次通信中,廖贻训分享了自己看书的经历。当时不能坐起,双手被纱布缠得像棒槌一样,只能仰靠在被褥上,护士把书支在面前,自己用舌头舔着掀,终于一页一页读开了……“我没有保尔那么高尚,唯一的愿望,只是不想做个废物。”看到意志力如此坚强的廖贻训,李天俐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后来,廖贻训向上级提出要出来工作,上级跟他开玩笑说:“你还是先找到老婆,有人伺候你再说吧。”廖贻训把这事写信告诉李天俐,我这样的没人要,甚至一家豆腐店寡妇老板娘都连连摇头。

李天俐一听急了,真的怕他急急忙忙找个老婆。就回信说,你不用着急,我一定帮你出来工作,但我现在也刚参加工作,能不能等几年?时隔近70年,李天俐谈到往事仍脸上挂着微笑,她告诉记者,这封信算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6年2月,李天俐离开苏州,与廖贻训结婚。据廖贻训的妹妹回忆,嫂子第一次登门,提着两只大皮箱进来了,我和姨妈知道她决定不回苏州了。姨妈喜极而泣,我也高兴得流下眼泪。进屋后,她握着哥哥肉疙瘩一样的手轻轻地揉搓着……

“老廖比信中还要坚强、乐观、上进,我这一辈子从没后悔嫁给他!”李天俐称老伴为老廖,朝鲜回国手术后不久,他就开始学用一个指头写字,装上假肢后学走路,甚至骑自行车,“刚结婚时,我还不会骑车,都是老廖骑自行车带我。”

 相守

老廖失去了双手,但可以写书法;失去了腿,也可以跳舞、打乒乓球、骑自行车。李天俐说起廖贻训创造的奇迹,语速明显加快,眼睛泛红,“我知道他摔了多少次跤,磨破了多少裤子……但他从没放弃!”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保尔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对老廖影响太深了,当时在河北荣军总校做编辑时,他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安上假腿,上下班都是自己走。第一个月,腿上磨掉了三块皮,但他坚持着,实在扛不住了,在周围没人时就扶着墙根走。

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李天俐与老廖相濡以沫,忠贞不渝。1982年彻底平反后,他们一起回到苏州,开启了一段人生暮年的恬静生活。

到了苏州后,廖贻训先是被分配到苏州博物馆任副馆长,后来到苏州图书馆任党委书记。“他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后来又学习书法,在苏城书法圈颇有名气。”李天俐对老廖赞不绝口,称他是自己一辈子的偶像。

10年前,老廖去世了。“我们一辈子从没红过脸,从没吵过架,幸福指数应该有100分。在他弥留之际,我跟他说,老廖啊,我们在一起还没活够呢。”李天俐淡然地说,两个人总要有一个人先走,还是他先走比较好。如果我先走了,就没人照顾他了。

70年前,正是老廖这些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70年来,祖国始终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老廖是国家的英雄,更是我一辈子的骄傲!”李天俐饱含深情地说。

责编:李俊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