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信不少读者都对《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一句印象深刻,但到底这一路有多难呢?这里我们可以用数据说明一下。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长达两年的长征路上,红军途经14个省,跨越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走过了无数荒地,也翻过数不胜数的雪山,但这些重重磨难,万般艰险,最终都用他们的双腿克服了。而在这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中,红军走过最多的便是草地,那些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如今变得如何?说出来你别不信,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红军过草地”油画

01

如今在四川省,有一处景色十分优美的地方,令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观光。这个地方便是松潘草原。如今人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蓝天白云,可谁又能想到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苦难之地?

虽然现在的松潘草原风景秀丽,但这里曾经的它可没有这么“风平浪静”,而是一处十分危险的沼泽地,当年红军长征时,在这里遇到最大的难题与阻碍便是这处沼泽。当年红军队伍刚到此地,便下起了绵绵阴雨,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战士们无暇分辨地形,因而不少人都不幸牺牲于此。当然,除了沼泽外,伴随而来的还有十分可怕的毒虫,要知道,在那样的荒野环境下,毒虫也是非常致命的杀手,在医疗用品紧缺的长征途中,这些自然隐患的存在可谓雪上加霜。

▲松潘草原风景

02

当年的红军,除了遇到早就与毒虫等困难外,在长征半途中,更是遭遇了粮食短缺的问题。由于当年长征时情况紧急,并未带充足的干粮,很多士兵为了节约粮食,都是一颗颗的数着麦粒吃,饥饿难耐。但即便这样,还是未能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战士们只得到处挖野菜以解决饥饿问题。

但有些野菜是有毒的,战士们在吃了有毒的野菜后,上吐下泻,有些不幸的战士甚至中毒身亡。所以到最后,战士们只能吃皮草鞋、草根等,可命运多舛,仍然有很多的士兵未能扛到最后。许多战士挺过了战场上的厮杀,却未能走过这片草地。

▲红军士兵旧照

松潘草原的当地人都称赞红军能够走过这片草原,实乃了不起的奇迹,这片草原遍布沼泽与毒虫,特别是到了晚上,环境更是恶劣,不仅风雨交加,而且粮食短缺。所以很难想象当年的红军是如何度过的,或许只有他们内心中对革命的热爱,才能让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坚持了下来。

03

不过现在,国家对松潘草原进行了科学化的治理,所以曾经贫瘠恶劣的松潘草原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四川省著名旅游景点。不过,这有些地方其实还保留着一些沼泽。

▲松潘草原内的沼泽

因为治理环境的第一步便是不能破坏环境,沼泽地也是用以滋润花草的。所以需要加以保存,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而改善之后的草原环境,也更加适合游人。许多游客来到此处,导游都会对他们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曾走过这里。导游都这么一说,瞬间便给了这片草地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春赋》诗中有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小小的草芽虽然柔弱,一旦数量庞多后却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它似乎是阻拦长征的“拦路虎”,也仿佛是当年披荆斩棘的不屈英魂们,还像是如今蒸蒸日上的繁茂盛景。一副盛景,几种感慨。也怪不得许多网友称赞,跟仙境没差了。

▲松潘草原风景

这片当年令人闻风丧胆的草地,在战争胜利后,便被国家下令治理。或许国家想以这样的方式,对表达对于红军的缅怀与感恩,让我们能更好地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段艰苦的岁月,记住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结语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正在经历祖国的快速发展,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与幸福。但是我们不能在安逸之下忘却历史。李世民曾说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我们除了要不忘过去,以史为鉴,还更需谨记责任,负重前行。

参考资料:

《七律·长征》

《春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