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賈康: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大概率繼續上升

10月25日,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光華城市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0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上海舉行,主題爲“十四五”期間經濟轉型升級及教育體制改革。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財政部原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出席並發表演講。

賈康表示,2020年是中國充滿挑戰和壓力的大考之年,經過經濟下行過程中突發疫情考驗、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甦,二季度開始,從市內交通到鐵路民航等先後恢復,積極推進網上經濟保持高增速,移動用戶和使用時長繼續增長,三季度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外資外貿各方面數據總體向好。1-9月合計經濟增速已回到正增長區間,具體觀察:地產銷售額、乘用車銷售額等增速明顯向上回升,工業活動穩中漸升。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首都轉正,基建投資保持了高增速,服務類和場景類快速修復帶動整體消費持續向好,通脹仍處於下行區間,PPI回正幅度短期減弱、流動性環境仍保持着寬鬆的格局。

“從十一長假期間的市場繁榮表現、景氣上升趨勢和總體防疫能力等等,可以預測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大概率繼續上升,有希望把全年經濟增幅拉到2%以上。”賈康說道。

以下爲演講摘錄:

2020年是中國充滿挑戰和壓力的“大考之年”,經過經濟下行過程中突發疫情的考驗,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甦,二季度開始,從市內交通到鐵路民航等遠途出行先後恢復,復工復產積極推進,網上經濟保持高增速,移動用戶和使用時長繼續增長。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工業增加值、投資、消費、外資各方面數據總體向好,1-9月經濟增速已回到正增長區間。具體觀察,地產銷售額、乘用車銷售額增速回升;工業活動穩中見升;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首度轉正,其中製造業投資平穩,基建投資保持高增速;服務類和場景類消費快速修復帶動整體消費持續向好。通脹仍處於下行區間,PPI回正幅度短期減弱。流動性環境仍保持寬鬆格局。從十一長假期間的市場繁榮表現、景氣上升趨勢和總體防疫能力,可預測今年第四季度的大概率情景,是季度經濟增幅繼續上升,有望把全年經濟增幅拉到2%以上。年度的就業、物價等必成指標,都有望達到。

從國際來看,仍呈錯綜複雜的嚴峻形勢,挑戰因素不斷交織,新冠疫情讓本來“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高債務、高風險”的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已由疫情危機演變出經濟危機和大量經濟體的治理危機,國際貿易和投資受到嚴重衝擊。近期,全球處於政策變化、美國大選、歐美及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疫情不確定性的“三重疊加”,一方面這三大不確定性“迷霧”有望在四季度清晰化,另一方面,不確定性的演進,很可能繼續嚴重擾動全球經濟修復節奏,令市場波動性和不良預期上升。從當下看到中長期,全球經濟增長更依賴“創新發展”形成新動能,並在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中消減逆全球化、極端主義、民粹主義、霸凌主義等不良傾向的影響。

今年是中國謀劃“十四五”發展思路關鍵一年,中央五中全會將提出系統性的建議和指導精神。“十四五”經濟發展的邏輯起點,是“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雖增速換擋但韌性明顯增強,尤其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初步對接以結構優化爲主要支撐的中高速、高質量發展道路,但引領新常態的“L型”轉換仍有待確認。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以“三去一降一補”爲切入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中國即將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貿易結構進一步多元化,對單一經濟體的依賴度逐漸下降;“新經濟”亮點頻出,市場供需聯通機制更加完善、衝擊阻斷風險有效降低;消費對經濟的貢獻連續6年超過投資。在這一基礎上,展望“十四五”,中國既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迎接挑戰與考驗,也將站在第一個“一百年”的新起點上,以“內循環”爲主體、“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指導方針,打造新發展格局。預計“十四五”期間,將更聚焦於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主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升“產業生態”水平,促使我國繼續大踏步跟上時代,在追趕發達經濟體過程中力求發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開創中國改革開放大道上的新局面。

基於以上背景,本次會議主題爲:“十四五”期間的經濟轉型升級,並把“教育體制改革”也列爲討論重點。新時代新形勢,對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創新驅動的新動能和中國現代化的行穩致遠,離不開最可寶貴的人才要素,而人才的培養取決於教育環境和教育制度的成功變革。當前,教育部已陸續開啓教育“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夯實教育和人才培養這一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破解“錢學森之問”,意義非同小可,本次會議就教育改革話題展開探討的必要性,也因此而凸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