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故事中的著名桥段,这段故事不但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还让刘备损失了手下的头号大将,让人感到非常的痛心。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关羽在败退过程中曾派廖化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援,可是被刘封和孟达拒绝。于是关羽不得已败走麦城,然后又折转临沮,被东吴的伏兵所杀。这段故事重现了当时关羽兵败身亡的历史,表现出了这位汉末名将穷途末路的悲怆。对于刘封为何拒绝支援关羽的原因,后来者有着各种说法,这里我们就来梳理一下。

对于刘封拒绝支援关羽的原因,最主流的说法就是两人有私仇。这个说法被《三国演义》所采纳,在民间也颇为盛行。按照小说的说法,刘封原姓寇,舅舅是樊城令刘泌。刘备击败曹操夺取樊城后,与刘泌会面,对站在其身后的少年感到好奇。然后在刘泌的引荐下,刘备欲收刘封为养子,关羽表示反对。后来刘备占领成都后,又欲立刘封为世子。关羽又写信表示反对,强推刘禅。因此刘封和关羽便解下仇怨,两人关系极差。关羽派廖化向刘封求援时,孟达以此劝说刘封,于是刘封便以上庸人心不附为由拒绝出兵。

实际上从史书来看,这种情况是有的,但因此就拒绝关羽的求援,那就有些想当然了。毕竟军国大事不是私仇,刘封在季汉也不是一手遮天,眼睁睁地看着关羽被杀,这个责任谁都负不起。小说中的解释其实是基于刘关张三兄弟结义的艺术加工,而非真正的史实。

刘封虽然只是刘备养子,却是刘备最看重的孩子,其能力连曹操都称赞不已。在曹操败走汉中时,追击曹操最猛的两员将领便是刘封和马超,可以说刘封是当时年轻将领中数一数二的。曹操被刘封追急了,扬言要派出曹彰救驾,可见当时刘封的武勇已经折服了曹操。

汉中之战后孟达夺取了房陵,刘备便派刘封出兵上庸,将东三郡纳入囊中。这东三郡在汉中以东,荆州西北部,是归属于荆州的郡县。刘备派刘封在此驻扎,本就有兼顾汉中和荆州的战略意图,所以支援关羽是刘封的本分。但史实上有一点与小说不同,关羽并非是在荆州兵败后向刘封求援,而是在攻打襄阳死向刘封求援。在两种不同的战场态势下,表现出来的意图就截然不同。当时关羽攻打曹仁镇守的襄阳樊城,曹操派于禁南下支援,然后关羽水淹七军大破于禁,顺势兵围襄樊。此时战略上汉军处于优势地位,曹军岌岌可危。

此时关羽向刘封求援,实际上不是求救,而是调集上庸兵马围攻襄樊。襄樊来中国古代著名的坚城,跨立在汉水两岸,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关羽调上庸兵马围攻襄樊,实际上有两个战略考虑。第一是围点打援,以刘封兵马围襄樊,自己领水军对付南下的曹操援兵。第二是,不调动荆州江陵一代的兵马,保持对准全的防御态势,以稳定大后方。这两个考虑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后来果然先有徐晃南下救曹仁,再有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由于关羽南北不能兼顾,又调空了江陵驻军,最终导致荆州战败。

如果说刘封因私仇而陷害关羽,这几乎不可能出现。刘封作战勇猛,但战略眼光不会太长远。否则他就不会先被孟达叛变,后又被申氏兄弟作乱,最终丢了东三郡。关羽派人来调集上庸兵马时,正是汉军节节胜利之时,刘封拒绝出兵顶多让关羽的战略计划无法执行,却害不了关羽。刘封拒绝从上庸出兵,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拖关羽后腿,让他的战略无法执行。而关羽调空江陵驻军北上,让吕蒙抓住机会偷袭的事情,这是刘封无法预料的。所以刘封因私仇而故意不派援兵,眼睁睁看着关羽兵败身死的说法,完全是想当然的。

还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关羽没有调动刘封的权力,而且东三郡的确人心不附,刘封是照章办事。这种说法就是关黑胡扯了,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关羽是汉军第一大将,有假节钺的大权,所有荆州兵马都受其调遣。刘封驻扎上庸,统领东三郡兵马,本身就是在荆州境内。而东三郡处于汉中以东,泾州西北部,刘备派刘封在此驻军的意图就是打通汉中与荆州的线路,支持关羽北上攻打襄阳。刘封拒绝关羽的调遣,本身就是违抗军令。只是关羽被曹仁缠在襄樊无法脱身,没办法去找刘封麻烦而已。

东三郡人心不附更是谎言,这是孟达给刘封出的搪塞关羽的主意。刘封和孟达占据东三郡几乎兵不血刃,大军一到纷纷投降。上庸势力最大的申氏兄弟把家眷都迁到成都当人质去了,这还有归附问题?史实上,孟达带着自己四千家部曲叛逃到曹魏后,刘封驻扎上庸仍旧是曹军难啃的骨头。

第三种常见的说法是上庸兵力不足,支援关羽就是找死,所以刘封拒绝出兵。这种说法有两大破绽,与当时史实不符。第一就是之前讲的,关羽求援时的战场态势不符。当时关羽处于胜势,曹军岌岌可危,吴军还在做退缩的假动作,刘封不可能先知先觉。

第二点就是上庸兵力其实不弱,甚至不在关羽荆州兵团之下。关羽北上攻打襄樊时只有三万水军,留在江陵的糜芳、士仁所部也不过一两万人。关羽水淹七军后收降了于禁兵团,于禁南下带兵三万左右,因此投降人数不可能超过两万。再加上水淹七军后襄阳周边县城归附,投降万余兵力。也就是说,关羽手中兵力不会超过八万人,而且要兼顾襄樊和江陵两条战线。抛开军心不稳的投降部队,关羽手中不到五万人。刘封在上庸的军队,按照小说的说法是五万。实际计算即便没有五万,但至少有三万驻军。

首先刘封的副将孟达就有四千余家部曲,即使是每家一口,也有至少四千兵力。上庸申氏兄弟为本土大豪,领兵数千归附刘封。这两家加起来,少说也有一万人了。刘封奉刘备命令进驻上庸,不可能空手去,为了防备孟达和申氏兄弟,少说也得带兵两万,否则压不住。按照东汉末年户口记载,东三郡有五万七千余户,人口二十六万七千余人。即便按照二十抽一的低配置,也能筹集将近一万五的兵力。实际上东三郡处于前线,抽兵守城不可能那么少,十抽一才比较合适。所以刘封手里兵力充足,不存在问题,出兵襄樊不是难题,更不是送死。

因此上述三种说法就是在为刘封洗地,给他违抗军令找理由,实际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刘封违抗军令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不是关羽兵败的直接原因,但也必须负上该负的责任。如果刘封按照关羽的战略布置走,能否夺回襄樊无法确定,但江陵不会给吕蒙留下机会,关羽更不会遭遇前后夹击。刘封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刘备下令责备刘封和孟达时,孟达和刘封才感到恐惧。之前刘封和孟达合作得很好,《三国志》上说刘封欺凌孟达,其实就是刘备追责开始的。刘封拒绝出兵襄樊,孟达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出了问题刘封肯定甩锅。

孟达劝说刘封的理由很直接,就是指出刘禅的问题。刘禅为刘备的世子,也是未来的继承人。而刘封曾经有当继承人的机会,最后因为诸葛亮和关羽的反对而丢失机会。这对刘封来说是很大的打击,所以在荆州的问题上他考虑的不应该是报复关羽,而是如何夺回世子的地位。要夺回世子地位就必须有被刘备看重的军功,而且是要超越关羽的。关羽围攻襄樊兵力不足,久攻不下,局势非常尴尬。如果刘封听关羽的话出兵襄樊,打下来了也是关羽的功劳,刘封吃力不讨好。所以刘封的打算是,在关羽攻打襄樊无功而返时,趁着双方两败俱伤夺取襄樊。

以刘封在上庸三到五万的兵力,趁着曹仁疲惫时突击襄樊,有很大的成功机会。而襄樊作为曹魏的前线核心,又是隆中对战略东路军的出兵要道,其意义非常重大。如果刘封拿下襄樊立下大功,再找人运作一下,让刘备改立世子并不是难题。而且刘封舅舅是长沙刘氏子弟,在荆州豪强中有一定的声望。而关羽驻扎荆州却得罪的大量荆州豪强,正好给刘封争取荆州势力留下了机会。只要夺取襄阳,有了荆州豪强支持,荆州完全被汉军所掌控,刘封在刘备阵营中便是排名第一的后起之秀,当世子便是众望所归了。

孟达的劝说实际上便是引出了刘封的上述野心,也谋划了这个冒险策略,所以才有了拒绝支援关羽的决策。但关羽失败后,荆州完全丢失,这个责任就大了。刘封不但没法当世子,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甩锅孟达。而孟达更不敢接这个锅,干脆带着四千家部曲叛逃到曹魏。

后来刘封战败后逃回成都,刘备听从诸葛亮建议将其处死。临行前刘封后悔没听孟达的话,指的便是他没有带领东三郡整体投靠曹魏。因为在失去荆州后,刘封不但丧失了当世子的机会,他的野心也完全暴露。刘备或许会心软,放其一条生路,但治军严厉的诸葛亮却不会徇私枉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