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故事力》的最后一篇阅读笔记。主题是:故事人生。现实中,我经常感觉人生是事故,而我需要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故变成故事。

就像萧伯纳说的:生活不是发现你自己,而是创造你自己

讲好故事

每个人的生活实际上都是无趣且无聊的,很多时候还会感觉没有意义和价值。那怎么能把枯燥乏味的生活变成有趣的故事?

书中给出了一个方法,一在生活中收集素材,二把素材转变成故事。生活不只有眼前的鸡零狗碎,还有诗和远方。

这两者,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心态:用心发现,诚心反思,全心感受,精心收集,热心分享。

用心发现: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美吗?如果没有,那可能是因为你太忙了,走太快了,以至于忽略了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诚心反思:回想你的生活里,每一次情绪的爆发,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藏着一个道理。而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找到它,看到它的样子。

全心感受:在以前,我总是为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担心,害怕出现负面情绪。害怕出现愤怒,恐惧,焦虑。

而我学了心理学之后,发现这些情绪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可以帮我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心,看到自己心里的爱与怕。

全身心地沉浸其中,感受情绪,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感受,看到感受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精心收集:写作之后,我才发现收集素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有了素材才可以写出自己想要的文章,没有素材,会有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根本写不出来。

热心分享:可以说给别人,也可以写作发在各种平台上。当你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分享出来,你就创造了自己的故事。

温暖有爱的表达:讲故事

讲故事是一种有温度有爱的表达方式。讲故事并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学能力,而是需要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写不出生动的故事,是因为你只是活着而没有生活着。没有慢下来细心体会和观察生活的酸甜苦辣。

书中还提到了听书。我是听书产品的重度用户,单在这个上面都已经花了1000多块了。

但实际上,听书只能最多帮你筛选一下,哪些书是可读的,并没有给你反复咀嚼思考的时间。我觉得作者说的对。

听书只是帮你筛选一些高质量的书,但具体这些书怎么样,需要你细细的读,认真思考。这样才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

贫瘠的土地上无法长出茂盛的庄稼,贫瘠的思维上也无法讲出动人的故事。讲故事需要有生活阅历和积累,更关键的是要有体验。

没有完美的人生,更没有完美的故事。世间的道理总共就这么多,不管是耶稣,还是释迦摩尼,是王阳明,还是王朔,他们基本上把道理都讲完了。

但现在的我们依然是要讲故事,要用自己的经历讲故事。同一个道理,当你用自己的经历讲出来,可能会与听众更有共鸣。

精彩是在一次次的不完美中历练出来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锻炼它,会有机会变得完美。

当然,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从知道到做到。还记得故事的黄金法则吗?先确定自己要讲的结论是什么,然后再寻找与之匹配的故事。

要在一个短时间内迅速判断出来,并找出合适的故事,那需要积累和锻炼。

故事模板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两个故事模板,一个是拯救式的故事,一个是污染式的故事。

拯救式的故事大概是,不管眼前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打击,多么痛苦,我都会振作起来,找到方法,找到解决路径,自己拯救自己。

污染式的故事大概,是不管眼前多么华丽美好,我都知道灾难一定会来临,面对这个灾难,我是弱小的,是无力的。会从一个点污染我的整个生命。

选择讲给自己什么样的内心故事?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你可以选择污染式的,也可以选择拯救式的。

美国心理学家丹 麦克亚当斯说:我们的内心故事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的身份认同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如果你的生命是一本书,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你要怎么写自己的故事?

书中说了,最杀手的拳源自于和自己生命本源的对话。我的理解是:看到自己的生命本源,看到自己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理解这个故事,就像理解自己一样。在爱别人的同时爱自己,无论生活怎样对你。

我的故事

最近5年的生活中,一定有过高潮和低谷。回想一下:1.当时发生了什么?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这些点如何影响你现在的人生?

说低谷吧。那时卖的是二手房,这个行业有点残酷。大概每个人都有三个月时间,三个月赚不到钱,没有收入来源,就会自动离职。

现在,我发现到处都是这样。当你不能赚到钱,不能养活自己时,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我当时一连五个月都没有赚到钱。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那时,其实压力挺大,表现是我开始胃疼。每天下午两点开始,疼三四个小时。最初我的应对方式是,只吃维持生存必备的食物,午餐取消。

但与之相对的,就是没有精气神,颓废,提不起劲。整个人没状态,这样不行,然后我下决心改变,用最近一年学到的技能,换了一份新的工作。

胃疼,除了吃的太撑之外,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从中我学到了:一定要积累。要学习和锻炼技能,就像一把刀,一定要把它磨锋利,这样拿出来时才会管用。

这一点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的人生。积累学到的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自己,等到储备足够时,就可以换个行业或换个赛道。

谢谢你的欣赏,期待在留言区看到你的样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