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校何凤山是江西瑞金的“红小鬼”, 15岁就参加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是新四军军部机要员。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时,何凤山调任支队机要科长,从此始终在粟裕的领导下战斗,1947年孟良崮战役期间,何凤山已经担任华野六纵特务团副团长。

六纵司令员王必成和他的指战员们,跟整编第74师可谓是血海深仇和“冤家路窄”,在涟水保卫战中六纵虽然给张灵甫所部以严重杀伤,但是华中野战军也是损失颇大,干部战士伤亡多达6000余人,几占整个华中野战军的20%。其中十纵司令员谢祥军英勇牺牲,成为解放战争初期我军战场牺牲职务最高的将领。

比较郁闷的是,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涟水保卫战最终仍然失利,并且还是被张灵甫用小部队偷袭城门得手。两淮根据地失守后,华中野战军被迫北撤鲁南,虽然完成了与山东野战军的会师,并且组建了“华东野战军”,但是原华中野战军的将士们,始终对涟水一战耿耿于怀。

孟良崮战役中担任主攻的是华野第一、第四、第六、第八和第九纵队,由于一纵要分出部分兵力阻援,八纵缺编又大一些,因此攻击主力就是陶勇的四纵、王必成的六纵和许世友的九纵。整74师居高临下用猛烈的火力顽抗,而华野各部是爬山仰攻,所以伤亡肯定小不了,战至1947年5月15日的黄昏,连一向敢于啃硬骨头的九纵都有些打不动了,开始在电话里向野司叫苦。

但是在陈粟首长的严令下,各纵仍然于次日发起总攻,其中六纵由于一线部队损失太大,在攻击540高地时(敌师部所在地),派出了压箱底的预备队:纵队直属特务团。所谓“特务团”,全称为特别任务团,其实就是负责司令部警卫的合成编制部队,早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就是由原军委警卫营扩编的。

特务团一般还下辖通讯、侦察、工兵等连队,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师,是野战纵队司令部的直属部队。既然六纵连特务团都顶上去了,可想而知作战的艰苦程度,当然也是王必成最后的“杀手锏”,而山头上的整74师师部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部,张灵甫的警卫营进行了最后的抵抗,仍然被彻底击溃。

六纵特务团于5月16日下午二时终于攻上了540高地的山顶,同时包围了整74师部所在的山洞。然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那就是整74师师长张灵甫、参谋长蔡仁杰都挂了。关于张灵甫的死因,一般争论于战役尾声阶段被当场击毙说、主动自杀说和投降以后被杀说。

其中第二种说法明显是不可信的,反正人都已经死了,蒋军方面当然要利用其死大作文章和大肆宣传,但是蒋军高级将领不同于鬼子军官,类似于戴之奇、刘戡等兵败自杀者真心不多。而第一种说法则主要根据陈、粟、谭在孟良崮战后给军委的汇报电,称“张灵甫被六纵特(务)团副团长带兵当场所击毙”。

这封电报是5月30日发出的,并且抬头写明“据最后检查证实”,那也就是野战军司令部的最终意见。既然是当场击毙,意味着在何凤山率部攻击山洞时,张灵甫等人进行了抵抗,然后在对射中挂掉,老电影《红日》也是这么刻画的,那么在乱军之中,究竟是哪个战士的子弹击中了张灵甫,真得无法查证了。

第三种说法也是见于很多文献和文章,那就是张灵甫其实是缴械投降,然后在押送下山过程中,特务团某战士新仇旧恨同时迸发, 没有控制住情绪出现了违反纪律的“杀俘”行为,致张灵甫当场死亡,而王必成将军也在《飞兵孟良崮》的回忆录中,曾经有“抢救未果”的描述。

换句话说,就是战士开枪后,在场干部立刻意识到杀死如此重要俘虏的严重错误性,也马上进行了紧急救治,可惜是致命伤。在情况复杂纷乱的战场上,有些事情已经很难获取真相,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笔者也不敢妄加断言。

其实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华野指战员牺牲巨大,个别战士杀红眼了所以情绪激动是有可能的,但是同时杀掉师长和参谋长两名将领就不太可能了,这么明显违反纪律的事情,然后还一家伙干掉两个?应该没有哪个战士会如此的明目张胆。

但是结果却只有一个,就是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中将,确实是被华野六纵特务团一个不知名的战士打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