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欧洲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一条“产业链”:每当有死囚犯执行死刑时,民众会早早地围在周围,前排的人端着碗,一脸急切地蓄势待发。死囚被执行绞刑,绳索放下的一瞬间,犯人还在空中蹬腿呢,群众就一拥而上,用刀子砍下犯人的脚掌、剐下肌肤,用碗接血。当人群散去后,可怜的囚犯就只剩半截身子在空中晃悠了。

这并非惊悚故事,根据《死囚与民间医学》:那会儿的欧洲,这并不是啥稀罕事,人们笃信“提前死亡”的人的身体里仍有可延年益寿的“生命力”,它可以转移到活人体内,治愈百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后期,最巅峰时甚至出现了“一尸难求”的盛况。因此,那会儿专门有人盗墓窃尸跑到黑市售卖,而刽子手则借职权之便赚取外快,收人钱财开通VIP通道,提前为客户预定好死刑犯人的身体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欧洲人并不为吃“人血馒头”而感到羞耻,相反,他们认为自己让罪大恶极的犯人在死后也可以做善事,这反而相当于帮忙救赎了犯人的灵魂。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历史上人性自私丑恶的一面,从另个角度考虑,欧洲人也是吃了“没文化真可怕”的亏,走了不少弯路。追求长寿是大多数人的目标,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实际上,人类在历史上办过的荒唐事还真不算少,虽说没有上述这么惊悚,但却也足够重口味。

首先来说说历史上欧洲人对寄生虫的利用。

历史上,欧洲同样经历了一段“以胖为美”的时期,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那种圆圆润润、白白嫩嫩的姑娘才是极品美女。这股风气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后期,当时英国有本名为《闲谈》的杂志在评价审美潮流时明确指出:“……我们欣赏的绝非弱不禁风(指消瘦的姑娘)。”许多成名的舞蹈家、歌星和影星身材圆润,英国著名影星莉莉安·罗素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然而所谓的潮流只不过是一股风气,审美因人而异,直觉是不会骗人的。丰腴或许会受到追捧,但显而易见的是,纤瘦才是更多女士的追求。为了穿上束腰,不少女士都想方设法地减肥,甚至不惜为此豪掷重金。其中有种减肥方法应运而生,那便是借助寄生虫为人体消化脂肪。

这类减肥产品其实就是收集起来的虫卵,服用者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掺进食物中。诸多寄生虫里最常见的便是绦虫,众所周知,绦虫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寄生虫,常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雌性同体,最长可达约22米。绦虫还会往人的器官、肌肉、血管甚至大脑中钻和产卵,严重破坏人体生理功能,引起偏头疼等病症。绦虫减肥药流行于17~18世纪,它在当时十分畅销。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一旦被绦虫寄生,人也就只能忍受折磨了。

以亟需减肥女士的视角来看,被绦虫寄生的人,时间长了便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对减肥者而言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另外,当时不少医学专家认为,寄生虫可以在体内帮忙消耗多余的能量和脂肪,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虽然这种办法比较重口味,但实际上“寄生虫减肥药”绝大多数都不合格:被做成产品的虫卵基本死亡,这反而令服用虫卵减肥产品的人免遭许多痛苦。

我们再来看看过去的医生是如何“以毒攻毒”的。

19世纪,医生治疗癌症和各种皮肤病有样法宝,那便是砷。砷是一种无机剧毒物质,最少只需60毫克就足以令人毙命。砷直接接触皮肤会造成像灼伤一样的疤痕,触碰有剧痛感,如同烧伤;砷被吸入鼻腔,可以在鼻腔中穿孔。因此在当时的欧洲,医生们认为砷的“腐蚀性”可以帮助牛皮癣、溃疡等患者去除病根,或者用砷来“融化”掉肿瘤。医生通常将砷掺进食物中让病人服下,用来治疗胃溃疡;或是把砷加热成气体,和空气混合让病人吸入。

与之类似的另一种重要“药品”是汞。19世纪中期,医生们普遍认为汞可以杀灭绝大多数病菌,因此,当医生碰到疑难杂症患者且束手无策时,就让病人接受汞蒸气治疗:令病人躺在床上,在面部位置放一个装有汞的铁盒子并在下方加热。汞受热汽化会被病人吸入,在医生看来,这种疗法的效果就达到了。医生常常用这种疗法来对付梅毒等疾病,正所谓“药到病人除”,它显然是效果显著的。直到19世纪末端,医生发现汞疗法的确可以大大降低梅毒的病死率,但患者并非痊愈,而是绝大部分被毒死了。于是没过多久,汞疗法宣告作废。

当汞、砷等一批“灵药”的毒性被揭示后,医生们还积极地找了一批替代品。例如在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以自己在工作中的痛苦经历警告人类,这种新元素有着极强的放射性,十有八九对人体无益。然而镭刚一问世,商人们就从中发现了巨大商机。镭的放射性确实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一些医学专家便找病人做实验。其中有些病人还当真碰巧康复了,于是它迅速被包装成灵丹妙药。商人们炒作镭可以治愈百病,将其掺进水中当保健品,称之为“镭补”;镭被加入食品、香烟、化妆品、牙膏中,甚至因为镭在黑暗中可以发出幽幽的光,看上去十分惹眼,贫穷的女孩子们把它涂在指甲上代替昂贵的指甲油。

人类对镭的追捧带来了严重后果:镭元素容易被人体当成有益元素吸收并用来构建骨骼,当镭融入人体后,它便开始迅速破坏人体组织,改变人的生理结构。受害者轻则四肢乏力,严重贫血,关节脆弱甚至癌变;重则牙龈溃烂,身体变形,一些发育较快的部位变得惨不忍睹。当时最流行的一种病名曰“镭毒颌症”,该病患者下巴变得十分瘆人,骨骼上布满大大小小的洞,牙齿成块掉落,下巴上也会增生巨大的坏疽。1922年,22岁女工朱莉·马基雅患镭毒颌症,下巴肿胀得如同皮球。她的死被登上报刊,影响迅速发酵。1925年,朱莉的公司遭到起诉;10年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缔了镭系列产品的合法性,人类对镭的追捧才告一段落。

与之类似的是,西方国家曾在二战前后掀起了一阵“钍热”。与镭相同,钍也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物质。当时,人们普遍将钍加入牙膏中,使用这种牙膏会让牙齿看起来更加光洁闪亮。钍分布广泛,获取简单,因此成本较低;含钍牙膏一度十分畅销,然而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它不但带有毒性,还是一种潜在的核燃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