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雪育兒思考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如果孩子寫作業時愛磨蹭,家長眼看着時間一分一秒地浪費很着急,禁不住吼孩子“別磨蹭了”,可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根本沒有起到效果,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孩子寫作業爲什麼愛磨蹭?作爲家有一年級小朋友的媽媽,我發現我兒子在玩拼裝玩具時精力高度集中,甚至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可是到了該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磨磨蹭蹭,還想“再玩會兒”。這多半是因爲,玩拼裝是主動的行爲,而寫作業是被動的。

無獨有偶,有一次,有個女同事聊她陪娃寫作業發火的事情,說晚上都到了八點多了,孩子還沒有開始寫,一會兒說要喝水,一兒要上廁所,她着性子教育孩子不要浪費時間,苦口婆心的教育後,娃還是磨磨蹭蹭,她最後實在受不了了,一把把孩子拉起來,罵他“不想寫就滾出去!”當時孩子就哭了,她也是萬分苦惱,孩子寫作業怎麼就這麼難呢?

其實,在孩子的認知範圍裏,他還意識不到學習能夠給他的人生帶來怎樣的蛻變,而且這種好處又是長遠的,不是立竿見影的。

就像有的小孩子會覺得“學習好苦”,但是他不知道這暫時的苦會在將來帶給他“人生的甜”。

由於小孩子對未來存在認識的缺陷,所以父母即使去給孩子描繪好好學習所能帶來的燦爛前景時,孩子可能還是懵懂的,他對學習這件事的認識,達不到父母的認知深度,所以當父母要求孩子“好好學習”時,你逼得越緊,孩子可能越想逃離你的束縛,消極對待,磨磨蹭蹭不想幹。

那麼,既然孩子無法看到學習帶來的長遠好處,對寫作業這件事缺少內驅力,所以他寫作業就會磨蹭。

當孩子磨蹭時,你是不是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別磨蹭了”?其實這句話只會起反作用,就是讓孩子“更加磨蹭”。

這是爲什麼呢?

我們的大腦是很神奇的,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神仙教村民“點石成金”的法術,聽完口訣,村民們都覺得很簡單,但是念完口訣後,神仙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不要去想猴子。村民們都覺得自己能做到,可是在唸完口訣後,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去想猴子,結果就是沒有一個人學會點石成金這個法術。

當我們的大腦接收到“不要去想猴子”這個命令時,首先識別的就是“猴子”,自動忽略掉了前面的“不要”。

同樣地,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磨蹭了”,他接收到的信息是“磨蹭”,這就是這句話無效的原因。

如果父母天天說,孩子可能就直接把自己貼上“磨蹭”的標籤,真的會越來越磨蹭,變成一個做事拖拖拉拉的孩子。

那我們正確的方法應該怎樣說呢?

————用正面語言代替“不要”。

例如,當你想讓孩子別磨蹭了快點寫作業時,別說“不要磨蹭了”,不妨這樣說:“你剛寫那一頁作業的時候很專心啊,寫第二頁你能繼續保持專心嗎?”

當你想讓孩子寫作業別走神時,不要說“不要走神了”,不妨這樣說:“集中注意力,你會寫得又快又好。”

當孩子的作業出現錯誤時,不要說“怎麼這麼馬虎?”而是說:“做完之後,自己再認真檢查一遍,做對的會更多。”

明白了嗎?其實就是把“不要”去掉,把否定的話換成肯定的語言,用正面的語言表達出我們內心對孩子的期許,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引導和暗示,這樣的教育方法纔有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