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王斗天 通讯员 邢娜娜

10月25日下午,京基100大厦5楼拍卖大厅热闹非凡。由至正文博集团旗下深圳至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潜心策划、精心奉献的“文明之光中国古代瓷器专场拍卖会”在这里闪亮登场,敲响了“普惠金融第一槌”。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第六条提出,“支持建设适用国际通用规则的文化艺术品(非文物)拍卖中心”,在我市文化企业至正文博集团引起热烈反响。本场拍卖会推出了“六点普惠”的创新之举:竞买人可以在六年内享受艺术品成交价每年6%的理财收益。

至正文博集团一直以来致力于文化产业与金融和科技接轨,让艺术品插上金融的翅膀。集团董事长吴福庆说,买一件奢侈品,不如买一件货真价实的艺术品。此次推出的中国古代瓷器精品本着普惠大众的原则,拍卖价在3万到50万之间,非常适合普通百姓,同时又赋予了艺术拍品多层次的金融属性。

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郑晓星的主拍下,70件拍品除一件达到文物级别被撤拍外,其余69件均高于底价拍出,其中23号拍品清雍正胭脂红釉碗一对底价16万元,最终以100万元成交,为全场最高价。本次专场拍卖总成交金额为1847万元。

至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大长认为,本场拍卖会有三大特点。一是 价格“接地气”。本场拍卖一改过去每件艺术品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高高在上”,把价格定位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之间。让大家都能买得起,拍得起,收得起,让经典艺术“飞入寻常百姓人家”。二是创新聚人气。通过接轨金融理财的创新之举,让艺术品插上了金融的翅膀,让大家在喜爱收藏艺术品的同时,分享获得财富的喜悦。三是拍品罕见。此次上拍的69件瓷器精品难得一见,拍品中的明清官窑瓷器均从欧洲的藏家手上征集而来,十分经典,弥足珍贵。

2017年9月10日,至正国际拍卖敲响了艺术品与金融接轨的“第一槌”,改变了两百多年传统拍卖的历史,艺术品拍卖后在银行抵押贷款成为现实。2018年至今,至正国际拍卖创新奋进,连续四场精品拍卖,四百多件艺术珍品,共录得成交7.57亿的骄人佳绩,让艺术品拍卖后随时变现成为常态。本次至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再创“六点普惠”崭新模式,奉献一场“文明之光中国古代瓷器专场拍卖”,敲响“普惠金融第一槌”,是中国拍卖史上的又一创新之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