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珍,是一代人的记忆,她是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一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歌剧演员。

她观众缘好,在业内也是德高望重,她唱的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传唱度都很高。

但于淑珍一直没有收徒弟,大家不免觉得可惜,不少人都好奇于淑珍这些年在干什么。

其实,于淑珍老师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退休之后她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花鸟国画,完成了年轻时候想要好好上学的梦想。

她还住进了天津的一家老年公寓,看到于淑珍住进老年公寓的消息,不少歌迷都很惊讶,这件事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觉得于淑珍有一儿一女,明明可以在子女身边安享晚年,不明白她为啥要住养老院。

也有网友称能够理解于淑珍的做法,现在有很多老年人选择住养老院,即使有子女也不愿意去麻烦孩子,或许于淑珍也是一样。

那么,于淑珍为何要住养老院,她与儿女的关系到底如何?

我们不妨来揭秘一下于淑珍老师住养老院的初衷,以及她在养老院里的生活。

于淑珍是河北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原本她和同龄人一样普普通通,儿时家里条件有限,于淑珍没有读太多的书就参加工作了。

她在天津的一家工厂里当学徒工,机缘巧合之下,于淑珍被天津歌舞团的领导选中,从学徒工转型成了演员,开始接受专业的歌唱训练。

彼时,于淑珍不过才19岁。

面对突如其来的机会,于淑珍心里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唱好。

刚进团的时候,于淑珍正好赶上了歌舞团去山东演出。于是她第一次正儿八经上专业舞台就是在山东参加大合唱。之后,于淑珍就一步步从歌舞团的合唱队员,唱出了名气,最终成了独唱演员、歌剧演员。

于淑珍唱了一辈子,但她没有收徒弟。一般来说,有名气的歌唱艺术家退休后都会带新人,但于淑珍对于上门拜师的人都一一婉拒了,她觉得自己只是适合唱歌,但不适合当老师,所以不愿意收徒弟。

于淑珍虽然是北方人,但骨子里有南方姑娘的柔情,走上歌唱演员这条路,也是命运的安排,她心里一直有个上大学的梦想。从天津歌舞剧院退休之后,于淑珍如愿以偿,她报了天津老年大学,把年轻时候想学的书法和绘画一并学了。

于淑珍还很疼孩子,她年纪大了之后选择住养老院。曾经有媒体到于淑珍所住的养老院探望她。于淑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顺带把粉丝朋友心里的疑惑都给解开了。

她自曝自己住养老院是“赶时髦”,觉得老年人自发住养老院是种趋势,现在的老年人条件普遍比以前好,生孩子也不是养儿防老,年纪大了可以住养老院和同龄人在一起生活,不需要孩子们太操心。

于淑珍觉得住养老院挺好,一方面可以给孩子们减负,让他们好好创业好好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结交新朋友。

她还提到初来养老院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人问她:“ 你是于淑珍吗?你怎么也来了,你没有孩子吗?”

于淑珍当时就笑了,她说我有一儿一女,还半开玩笑地调侃对方: 不是孩子不要我,是我不想要他们了。

由于于淑珍是天津的名人,养老院的老人还邀请她办艺术团,不过于淑珍婉拒了, 她说自己来养老院目的就是图个清静,不过还是答应每年养老院活动可以给大家唱一首高兴高兴。

于淑珍还笑称自己再上台的话还得和年轻时候一样吃晕船药缓解压力。早年她经常要坐飞机、坐船,偏偏晕机又晕船,吃了很多年的药,现在偶尔还会因为后遗症而手抖。

回看于淑珍的大半生,她从一个被好运“砸中”的学徒工,变成家喻户晓的专业歌唱演员,一门心思做一件事,不管有没有名气,她一直都是笑呵呵的模样,十分随和。

退休之后,于淑珍没有收徒,而是上了老年大学完成年轻时的心愿。

为了不让儿女操心,她选择住养老院为孩子减负,给老年朋友做了表率。

现在的养老院设施完善,老年人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于淑珍也说有很多养老院的“邻居”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交了新朋友,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了解于淑珍住养老院的初衷后,网友心里的谜团也被解开了。

“不是孩子不要我,是我不要他们”

于淑珍的这句玩笑话也表现出她豁达洒脱的心境。

世界上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

于淑珍的做法恰好是新一代

老年朋友“疼儿女”最典型的代表。

你赞同她吗?

在留言里说说你的看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