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长文,中间为数据及分析,文末是鄙人拙劣的猜测。

从长期趋势看,因为生养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1100万。从分孩次出生数占比看,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从2015-2016年的45%-47%骤升至2017年58.6%,2018、2019年分别为58.7%、59.5%。没有一孩哪有二孩三孩,在生养堆积效应消失后,一孩出生数占比将恢复到高于二孩占比的常态。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大减近40%,跌至不到600万的历史低位,预示出生人口还将显著下滑。从育龄妇女数据看,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在1997年达1.86亿的峰值,降至2006年的1.67亿后小幅回升至2013年的1.73亿,之后将持续下滑至2031年,2032-2038年有所回升,2039年后再持续下滑;其中,2030年20-35岁育龄妇女规模将分别比2019年减少约28%,2050年将较2030年再减少约19%。按照当前趋势猜测,中国出生人口将持续快速下滑至2028年的不到1100万,2029-2036年有所企稳,2037年后再持续下滑至2050年的约800多万。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未富先老题目凸起;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

1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本钱、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按捺生养行为,“生得起、养不起”。

一是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8年房贷收入比(居民房贷余额/可支配收入)从16.2%增至47.6%,带动居民债务收入比(居民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从28.6%增至88.4%。二是教育本钱显著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应严重不足,家庭被迫选择用度较高的私立幼儿园,并且部门学校把“家庭作业变成家长功课”,使得教育子女费心。1997-2018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3%。三是医疗用度持续上升,1995-2018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27倍,远超可支配收入9.2倍的涨幅。四是独生子女夫妇“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养意愿。五是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养的机会成本高,1990-2019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与男性的差距从11.6个百分点扩大到14.8个百分点,而全球、美国、欧盟、日本男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差距均呈缩小态势。

2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2年将进入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

跟着生育率下行和寿命延长,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生育,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预计中国将于2022年、即用21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再11年后即2033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升至2050年的29.5%、2060年的35.2%,企稳一段后将再度上升至2084年及之后的约40%。而且,因为人口基数大,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预计到2050将达3.76亿,2058年达4.14亿的峰值,届时大致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白叟。并且,高龄化题目也将日益突出。2019年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白叟超过3200万人,占比2.3%。预计2030年高龄白叟将达约5300万,占比3.8%;2050年高龄白叟将达1.3亿,占比10.3%;2073年达1.74亿的峰值,占比继承升至17.1%;2100年为1.56亿,占比20.8%。

3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

2018年中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11622亿元,剔除财政补贴后的实际盈余为-6033亿元,连续6年为负。养老保险在社保体系中占比70%,2018年养老保险基金实际盈余为-4504亿元,实际盈余同样连续6年为负。当前社保缺口主要在于历史欠账,即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办社会,部门人群未在退休前缴纳保险费,但享受养老金发放福利。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划转部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底之前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增补社保。但跟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凸显,这也是全球面临的普遍困难。从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看,中国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从2012年的18.5个月逐渐下降至2018年的13.7个月,抚养比(在职人数/退休人数)降至2.55。2018年有4省入不敷出,18个省的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在12个月以下,8个省的抚养比已降至2以下;其中黑龙江养老保险基金从2013年开始持续“入不敷出”,2016年累计结余转负。并且,跟着老龄化加剧,医疗支出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3-2013年中国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从14.3%增至2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患病从33.8%增至62.2%,2013年老年人口的患病率是平均水平的2.58倍。

我们猜测,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年左右开始中国人口总量将急剧萎缩,2100年中国人口将降至不到8亿,届时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19%降至7%。

4人口红利消失,中国经济潜伏增长率下滑

从经济增长看,劳动春秋人口比例已于2010年见顶,预计2050年比2019年减少23%;2010-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已从10.6%降至6.1%,即将进入“5时代”。人口数量红利是过去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依赖庞大且年青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巨大同一市场,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62-1975年第二轮婴儿潮人口是改革开放40年的建设主力,出产和储蓄多,消费少,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储蓄超过投资部门产生贸易顺差,同时过剩的流动性和人均收入水平进步推动消费进级,经济潜伏增速较高。但是,在长期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15-64岁劳动春秋人口比例及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见顶,人口数量红利消失,导致中国经济潜伏增速下行,推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2010-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从10.6%逐渐降至6.1%,即将进入“5时代”。从绝对水平看,当前中国人口总抚养比约40%,未来一段时间仍处于人口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小于50%)。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资料,80后、90后、00后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90后比80后少约3100万,00后比90后少4100万。预计2050年将较2019年减少2.3亿至7.6亿,即减少约23%。跟着劳动力供应总量持续萎缩,劳动力本钱日益上升,部门制造业已经开始并将继承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迁移。

从消费看,老龄化进步消费占比但降低消费增速,并引发消费结构变迁,好比医疗保健占比将逐渐晋升。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老年人均匀消费倾向高,老龄化会进步消费占比但降低消费增速。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于2010年达谷值,2010-2018年居民消费占比从35.6%升至39.0%,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从15.3%降至9.5%。并且,不同世代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如80后偏好母婴、汽车,60和70后偏好酒类,60前偏好医药保健等,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不同行业影响各异。好比,25-54岁人群2017年见顶,烟酒销售增速后将放缓;20-50岁主力置业人群2013年见顶,住宅新开工面积2011、2013年达约14亿平的双峰,家电、家具、建筑装潢等地产相关行业合计消费增速2010年见顶;25-45岁主力购车人群占比2003年见顶,汽车销量增速在波动中下滑,2018年首次泛起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潜力巨大;老龄化促进医疗保健消费占比2013-2018年从6.2%升至7.8%.

鄙人对未来的猜测:1.总人口减少,进一步老龄化,年轻人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

2.中国国际市场萎缩,人口红利消失,资本进一步流失,高资产者转移资产。

3.人口政策全面放开,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4.房价溢价题目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白酒香烟市场日渐低迷,老年保健市场潜力无限。

5.法定退休年龄进一步推迟。

总的来说,未来局势影响不了博弈结果,败者仍旧是羊,分析完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