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繁花似錦,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令人嚮往。然而,最令人嚮往的,恐怕還是它超強的、令四方臣服的軍事實力。而說起軍事實力,人們都會想起李世民,認爲是李世民的軍事天才造就了大唐軍威;其實以李世民一人之力,哪有這麼大能耐呢?他靠的是一件法寶。

這件法寶並非什麼神兵利器,它實際上是一種兵——府兵

(李世民)

一支不要軍餉不要待遇,只知埋頭殺敵的軍隊

簡單地說,府兵是指軍府的兵,成形於北魏,發展完善於隋朝, 到李世民時期達到鼎盛。

府兵的最大特點是經濟實惠,士兵們不發兵餉不要糧草,還自帶武器與乾糧打仗。它爲國家節省了巨大的養兵、用兵開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因爲養兵的成本非常高昂,士兵們的喫穿用度,每月發放的軍餉,購買及打造武器裝備的開支,金額都十分巨大。而戰端一開,政府需要準備新的武器、戰馬,囤積大量糧草,又不知道要花費多少銀子!往往國庫爲之一空。

有鑑如此,很多國家都不願打仗。

可是唐初不同,唐初李世民經常打仗,將周邊政權幾乎虐了個遍,爲什麼?因爲李世民依靠府兵作戰,打仗成本低,花不了多少錢。

(早期府兵)

府兵是典型的“自養兵”,兵農合一,既是兵,也是耕田種地的農民。他們並非一直駐紮在邊境或是在京城宿衛,而是平時務農,戰時出征。一般來說,若是戰事不頻繁,府兵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是留在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他們有田地,有收入,而且田比較多,收入也較高。

由於有田有收入,國家又不要他們交租稅,他們在戰時就有資本自帶乾糧、自備武器,奮勇殺敵。

(府兵的基本裝備)

一支戰鬥力強、又無比忠誠的軍隊

有人說,原來府兵是一羣農民,那他們打仗行嗎?其實,府兵的戰鬥力你不必擔憂。

府兵平時在家便有練武的任務,比如練習射箭和“唱大角歌”,以保證其身體狀態穩定,面對突然的戰事訓練不至於無法適應。

農閒時節,會有人對府兵集體上課或進行軍事訓練。李世民對府兵的訓練很重視,他經常親自指導在京城宿衛的府兵射箭之術,也會舉行大型狩獵活動教其實戰。

由此可見,府兵並不是像我們想象中那樣是臨時從民間百姓中拼湊出來的,他們已經將軍事訓練融入了日常生活中,身體機能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

(李世民)

府兵制還避免了將領的擁兵自重甚至反叛。一方面,管轄府兵的折衝府雖然在全國各地都有設置,但還是圍繞着關中所設置,軍事力量還是主要集中在中央。一旦發生變故,中央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去穩定局面。另一方面,由於府兵訓練的地方與服役的地方不同,戰端一起才集中,戰事一結束就回到自己的原籍地務農,這使得士兵與將領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難以形成一股私人的軍事力量。再加上府兵的調遣權直屬於皇帝,沒有皇帝的命令,地方將領是無法調動府兵的,這就使地方權力集中於皇帝手中。

就是這樣一支經濟實惠、忠誠肯幹的軍隊,造就了唐初赫赫武功,連北宋政治家歐陽修也認爲:“唐代府兵制,乃高祖、太宗之所以盛也”。

一支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靈魂的軍隊

然而,府兵卻不是常青樹。

唐初還行,武則天時,府兵制已衰落,到唐玄宗時,這一制度已是“油盡燈枯”,於是被徹底廢止,走下了唐朝的政治舞臺。

(李隆基廢除了府兵制,實行了募兵制)

府兵制廢止的原因,是因爲它的經濟基礎——均田制逐漸走向崩潰。何爲均田制?也是從北魏繼承過來的制度。隋末唐初,由於戰亂頻繁,人口凋敝,土地荒廢,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無主荒地可以分給農民,每戶可分到一百畝。但分田不是無償的,作爲交換,分到田的農民有服兵役的義務,政府會在這些分到田的農戶中,選拔身強體壯者爲府兵。

也就是說,唐政府將府兵制綁在了均田制上;有均田制即有府兵制,無均田制則府兵制便油盡燈枯,宣告死亡。

然而,均田制沒多久崩潰了。

李世民之後,國家穩定,人口增長,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土地積蓄於富豪之家。政府手中可供分配的土地變少,均田制施行困難,府兵難以再從政府手中獲得土地。但在府兵制下,他們又需要自備糧食、武器去作戰,經濟上的困難使得府兵心生逃意。於是大量府兵逃亡。

唐玄宗時,對外戰爭頻繁,戰線不斷拉長。戰線的拉長意味着軍隊需要長期駐紮在邊境,不能回家種田。不種田哪來收入?又有大量府兵逃亡。

(募兵制與府兵制的區別)

因而,唐玄宗李隆基丟棄了李世民的法寶,廢止了府兵制,用募兵制(職業兵制度)取而代之。只是募兵制雖然解了唐帝國對於戰事需求的燃眉之急,卻也爲日後的藩鎮割據埋下隱患,將唐帝國一步步推向滅亡。

『高中歷史知識點故事化解讀之“唐朝府兵制”』參考文獻:《唐六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