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長安諾》裏“蕭承煦”的人設。

因爲看到最後,會發現這個角色的存在,更像是爲了“悲”而“虐”。

以他的出身,生活在爾虞我詐的皇族之中,尤其在經歷衆多變故之後,他的骨子裏應該更凌厲狠辣、殺伐決斷。但整部劇中,“蕭承煦”都被塑造成一個“戀愛腦”,因愛而傷神、傷心的“備胎”。

皇帝在時,蕭承煦爲了自保,也爲了積蓄力量,選擇了退讓;當皇帝故去,明明手握重兵,權傾朝野,卻仍被困在局中。

先是賀蘭茗玉發揮“茶藝”,讓他放棄爭奪皇位念頭,然後她又暗中聯合鄭王設局,逼他發誓“永不自立爲王,否則短折而死”。

所有人都在用情分綁架他,一邊叫他放下,一邊又利用他。付出所有,還是得不到愛與信任。

他一次次妥協,一次次被偷走了人生。

“二哥,給我留下這最後一點尊嚴。”這句話出口時,他的心到底該有多疼?

他想要只是大晟的河清海晏,他想看百姓安樂,他想和心愛女人相守一生。縱然一生戎馬,癡心未改,到最後也只能黯然收場。

兩人站的位置變了,身份自然也變了,又怎麼可能回到最初的美好?

蕭承煦一生太過悽苦。

眼睜睜看着母妃被兄弟們逼死,被親近的哥哥奪走了皇位,深愛的女人另嫁他人,被迫娶了不愛之人;一手帶大的孩子卻要殺他,一心相護的愛人一度站在他的對立面;唯一全心全意待他的小十,卻英年早逝。

蕭承煦最大錯誤,就是太過“瞻前顧後”。

該堅持時,他動搖了;該放手時,卻又執着留戀。

只因一個執念,便讓自己陷入其中,孤獨一生。如果,他喜歡的不是賀蘭茗玉,或許又會是另一種結局吧。

很希望時間可以永遠停在那一刻……

歲月靜好,他依舊是那個鮮衣怒馬少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文可以作詩作畫,武可以安邦天下。

他活得恣意,笑得明亮,笑得暢快。

用一世,繞一圈,傾盡所有,到頭來,卻終成空。

都說世間唯有情難訴,但愛而不得,纔是最痛苦的。

捨不得看他經歷這些是是非非,捨不得看到他在一個又一個真正在乎他的人離去時,絕望又無能爲力的模樣。

無論是曾經意氣風發的長安少年郎,還是沉穩、重情重義的攝政王,他的一生都在爲大晟國、爲所愛之人付出。

鐘響了,如同那一場大婚、如同某個上位者離世時的悲鳴。

回頭望去,蕭承煦的命運是不是也早已註定了呢?

最後的結局,蕭承煦握着荷包,帶着太多悔和遺憾死去。

不過,這也是一種解脫吧。等了一輩子,終究沒有等到那個人。這一次,他終於可以放下所有,不用妥協、不必傷情,不再抱着虛無縹緲希望。

他的一生太痛太累太苦,受到太多的質疑和冤屈。

他沒有對不起任何人,卻唯獨對不起自己。

蕭承煦,希望你下一世自私些、衝動些,好好爲自己而活一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