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机来往穿梭,焊花灿若烟火,厂房拔地而起,生产行云流水……在这白露为霜的季节,全市项目建设的热潮持续高涨。

10月23日至24日,三季度全市“三区”项目“四看四比”活动持续开展。孝感市“四大家”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职、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走进项目建设主战场,实地观摩评比7个县市区及市高新区、临空区的43个重点项目。

从雨雪纷飞到金秋硕果,全市上下克服疫情汛情影响,以闯关夺隘的勇气,勠力同心、铆足干劲,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头号工程,坚持“两资一促”红线不断,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牢牢稳住重大项目这块“压舱石”,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10月24日,在孝南高新区维达新城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忙着安装车间钢构架。 来源:孝感日报

疫后复工跑出“加速度”

“快”,是这些项目的共同点。

在孝感市高新区,嘉丰盛精密电子产品、华中光电军民融合产业园、华途仕高精度柔性装备、米婆婆米酒饮品及健康酒智能化生产、勤美汽车刹车系统等项目,平均建设期不超过18个月。

其中,嘉丰盛精密电子产品生产、华途仕高精度柔性装备生产两个项目都是今年3月疫后集中开工项目,年内便能实现当年竣工、当年投产。

嘉丰盛精密电子产品生产项目的项目秘书介绍道:“这个项目是高新区复工复产的首批企业,半年多时间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2.5万方的厂房,设备采购和人员培训正同步进行,预计年底试生产。”

无独有偶。位于孝昌县两型产业园的湖北固力紧建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二期),主要进行地下管网固力紧支架生产、配套安装等。今年疫情期间,他们主动担起社会责任,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送去80吨支架产品。在孝昌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企业于3月20日动工生产,目前已实现产值1900多万元,二期项目也进展迅速,两栋厂房已建成。

落户应城开发区的舒欣卫生用品、好特家纺织项目,今年1月签约、4月动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可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是各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胆做好政务服务“加减法”,以“五化管理”推动项目高效落地见效的最好写照。

10月24日,在中广核拓普(湖北)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作业。来源:孝感日报

强链补链辟出“产业高地”

县域经济不强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链条不完善、龙头企业不强、价值链不高,是困扰产业做优做强的“瓶颈”。按照省委要求,孝感市坚持引进培育头部企业,带动要素聚集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块状经济,大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孝感市高新区优化产业链招商,紧盯航天三江、小糸车灯、华中光电等骨干龙头企业,研究其上下游配套情况,引入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勤美汽车刹车系统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分两期建设,计划建设3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汽车制动卡钳、支架及变速箱、引擎缸体、工程机械零部件等。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两条铸造生产线年底有望投产。该项目包保责任人表示:“这是延长我市汽车产业链的强链补链项目,将填补孝感没有汽车金属铸件生产企业的空白。”

在孝昌,围绕湖北惠洋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的配套企业已达到12家。正在加紧推进的平畅钢材加工配送项目,占地30亩,投资5000万元。未来,他们将紧密联系惠洋电器,按需加工型号钢材,实行“面对面”配送。

强链补链项目不仅开辟出一个又一个“产业高地”,更掀起“链式招引”、聚集发展的新效应。

总投资5亿元的安陆慧显光电科技产业园,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约4万平方米厂房建设。该市围绕广电产业的上下游,由零打碎敲转为“链式招引”,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从而做到“招引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形成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

维达新城二期智能仓库、造纸车间正在主体施工;中顺扩能二期正在进行6.5万平方米厂房主体施工,明年计划将启动三期;丽邦纸业一期计划年底投产,明年启动二期建设……孝南区纸品产业历经20多年的培育发展,已成为该区首位支柱产业、首个百亿产业集群。去年纸业产能210万吨,产值130亿元、税收10多亿元。

富春杭加新材、西克曼智能家居生产现场一片繁忙。汉川市介绍,泛家居行业消费人群广泛,市场前景广阔。该市目前已形成以好莱客、西克曼、拜尔地板为龙头,以全屋定制为主导,包括衣柜、浴柜、橱柜等家居产品在内的产业集群,同时引进培育明星玻璃、葛洲坝水泥、泰尔美等一批与家居产业关联度极高的重点企业。2019年泛家居工业总产值为75.8亿元,税收5043万元,产值、税收均较上年呈现较大增长。

转型升级撬动“智造力”

技改就是增量,是更有效的招商引资。

纵观全部43个项目,有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同时也不乏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如何做优?“加大技改力度,加快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也能别样精彩。”拉练现场,孝感市直单位一负责人如是表示。

在米婆婆年产15万吨米酒、米酒饮品及低度健康酒智能化生产项目现场,现代化的厂房、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发的智能化生产线,彻底颠覆了记者对传统食品产业的印象。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米婆婆,向来重视科技创新,累计投入近亿元,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技改扩能,是孝感本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企业。

“旧瓶装新酒”,味道大不同!

该项目总投资3.6亿元,计划新增5条生产线,一期已全面竣工,年产8万吨的老米酒生产线下月便能投产,二期四条米酒深加工智能化生产线也正在抓紧建设,明年底可投入使用。

亲亲米酒是孝感市与福建亲亲集团合作,将传统麻糖米酒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丰硕成果,建设国内领先的创新型米酒智能化生产工厂,年产6万吨麻糖米酒。“晶莹、温润的朱湖糯米,经过42个小时、13道工序,就可成功实现由米到酒酿的芬芳转变,90%以上的工序实现了自动化。”看着琳琅满目的米酒产品,参观代表由衷赞叹。

当车辆进入大悟正邦科技产业园时,全方位喷淋消毒系统自动启动。进入园区,45米高的生产车间房矗立眼前。项目秘书介绍道,每一个小时,这里便能产出40至60吨饲料。2018年2月,大悟县与正邦签订协议,公司囊括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五大板块的业务。今年5月,正邦集团湖北总部迁至大悟,预计3年后将实现税收2亿元。

科技创新,是把“金钥匙”。它让正邦仅凭一包猪饲料,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列,拉长了产业链价值链,书写了三产融合的优秀答卷。

盐业化工是云梦的优势传统产业。该县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引进中盐东兴项目。项目引进伊始,便确定了税收过亿、利润过亿的“双过亿”目标。为此,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自动化程度极高,总投资高达10亿元,分三期建设。今年9月,已部分投产,目前日制盐量达到2500吨。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三季度,孝感市经济运行持续复苏向好,在看到积极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要以这次“四看四比”活动为契机,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摒弃“定局”“终局”想法,互学互鉴,加压奋进,发扬抢时间、抢资源、抢要素“三抢”作风,为全力打好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冲刺战汇聚澎湃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