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洲时报》撰文称,日本正在谋求脱离美军作战体系,欲建立独立进攻能力的想法,引发了美国的担忧。这样的独立进攻能力主要手段就是放弃在其海岸附近的2个部署点安放美国陆基宙斯盾的导弹发射系统和拦截系统,转而在一些船只上安装导弹发射系统,在后方安全区域安装雷达系统。就在日本这一决定下达之后,很多人以"日本打算建立自主进攻能力,美专家担忧:这是对美国没信心了?"为标题进行渲染,不少军事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摆脱美国,寻求防务独立的重要一步。其实在笔者看来,日本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出于防务独立,而是日本可能找准了解放军作战体系的漏洞,想通过这样的漏洞,扩大自己的打击效果,通过开发独立的进攻系统,让美军成为自己的辅助,从而完成攻防概念的转换。

自二战结束后的那刻起,日本的命运就已经和美国绑定在了一起,美国原本承诺,一旦别国对日本的发起攻击,尤其是有限的打击,美国要作出反应,专家称之为"扩大威慑"。这样的扩大威慑一直都是针对俄罗斯,即便是中国军事崛起的今天,这项政策的假想敌,也仍旧是俄罗斯。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苏俄在二战结束后的今天,都从未与日本签订过任何有效的停战协议或者举行任何形式的结束战争和谈,两国目前的关系是"停火状态",而不是"停战状态"。只要有俄罗斯这个北方强邻在,日本就永远都不会将美国拒绝在门外,只是日本惹不起俄罗斯这样的"核武流氓",所以日本的想法是,美国分出大半精力去对付北方的俄罗斯,然后日本集中全部精力配合部分美国精力去与解放军抗衡。

解放军的作战体系非常特殊,它的思维体系仍像过去"运动歼敌"的思路那样,在对峙中找到对方的缺陷,然后打造专门的作战体系,以"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来结束战斗。解放军这样的战斗思想,完全是将过去兵家《孙子兵法》"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全盘复刻。按照解放军的理解,现有这套A2/AD"区域拒止作战体系"瞄准了美日在作战时,深处茫茫大海,没有任何依托点而进行的一套战法,在美日军队还在海上行进运动的中途,直接把它们打掉。为此,解放军研发出了东风21D,东风26这样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和远程战斗机,轰炸机等单位,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能够对高速行进的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将威力巨大的弹药倾泻到对方的头顶上,这样的气势和方式就像是"动于九天之上"。

不过,在运动对峙时收获经验的不单单是解放军,日本同样也在学习解放军的战术思维,也同样在研究如何打造出一套可以反制解放军这一战术的作战体系。但是,受制于自身和美国军事能力,日本只能做到部分程度上的反制,比如它所提出的"将导弹发射器部署到舰船,雷达留在后方",明显就是想让雷达扮演"眼睛"的角色,装有这类导弹发射器的舰船则是"双手"。这样的部署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行动速度快,雷达只要捕捉到目标,海外的舰船就能快速发射拦截弹进行拦截。其次就是生存能力强,即便是雷达系统被打掉了,导弹发射器也不会遭受损伤,在其他雷达系统的辅助下,导弹发射器仍旧能够继续作战。而美国则喜欢"捆绑",这就直接导致防御系统和进攻系统在战时一旦遭受到解放军的"先敌打击",就完全失去效用。

所以,从这些痕迹上来看,日本想要做的并不是脱离美军作战体系去独立开发新的作战系统,而是将自卫队的攻防作战能力从美军的框架内脱离出来,从而发挥更高的效果。但是,这样为日本带来了额外的危险,一旦脱离美军的庇护去独立战斗的话,解放军也就能够"不用顾及误伤美军"而放开手脚打了。在战斗过程中,如果美舰美机未被误伤,那么冲突就只有中日两军,这样的话,解放军的战争压力就会小很多,也就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去覆灭自卫队。即便是后期美军主动参战,日本也已经无力再实施任何的掩护,战斗模式也就切换到了1对1,同样对解放军更有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