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为何如此热衷买房?表面上来看,成家立业始终是大家的传统思维,房子与其说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还不如说是成年人责任感的开始,能够拥有一套房几乎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的存在,一旦掺杂投资属性,房子就显得意味深长。就以本轮调控来算,去库存、棚改简单粗暴席卷楼市,那些本身有住房需求的人价高者得,甚至那些还没有需求的人也被迫出手,原因很简单,房子多并不算坏事。而这一点似乎佐证了央行报告数据,在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96%的背后,户均1.5套,对此我不禁感叹又拖后腿了。

客观来讲,在某种角度上来看,一些潜在数据或许更能说明当前楼市现状,例如截止9月份,我国房屋租赁人数已超2亿人,而2年后有机会突破2.4亿人。看到这里,我需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难道有人愿意租房吗?答案显然不是,在一线城市房价动辄几万的背景下,想要继续生存下去,租房终究只是被迫之举。而从消费规模来看,这就是下一轮的住房需求,是继续等待房价下行,还是退而其次选择,这已然是个选择题。

若此时再联想到城镇化的拐点,在进程接近60%的基调下,有效劳动力不再是农村流向城镇,而是城镇居民流向中大城市,说白了市面上有消费能力的购房群体此时都聚集在一二线城市,有人留下必然有人离去。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过去20年楼市能够一路高歌,最本质因素就是资金的快速流入,至少每年的通货膨胀核算下来9%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也许从“317新政”开始,调控政策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与此同时“房住不炒”成为战略目标。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现金流问题似乎成为当前调控的最大因素,开发商面临债务规模到期,即使是恒大高调宣布重组,也是疲于应对,市场的横盘使其持房者失去耐心,挂牌房源倍增,毫不客气地说,此时卖房比买房更难。

针对以上特殊背景来看,明年起,楼市“新禁令”下,房产和现金要双双贬值吗?换句话来说,传统银行利率跑不过通货膨胀,而无法变相的房子就是纸面财富,也许内心想着增值但现实很打脸。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一次“新禁令”到底有何等冲击力。从资金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出台的“3道红线”直接限制开发商的有息债务,原理很简单,自身负债率越高越不能融资拿钱。对此如果按照现有标准来看,我只能说没有几家开发商满足这个要求;从市场层面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棚改2000万目标超额完成,而今年旧改已改造2.78万个小区,占年度目标70%,也就是说市场格局早已焕然一新。

其次最关键的是当前购房者心理预期并不是很稳定,对于火热一线城市来算,房子是否好卖调控政策似乎成为最直接因素,加码背后必然会低迷一段时间;反观部分三四线城市即使出台购房补贴,仍无法激起购房者的欲望。

从这3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政策、金融将发生变质变化的背景下,所谓的房价走向并不取决于供需关系。至于房产和现金贬值,对于前者,其压力来源于变现周期拉长,这对于多套房和高杠杆的人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对于后者,其压力来源于物价,例如物价上涨的对立面就是现金贬值,以前100元能买4斤猪肉,也许以后只能买3斤猪肉。

简单来讲,今年楼市调控将成为最有象征意义的一年,至少宅基地确权、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小产权房试点等一系列动作,给当前高房价的后续给予了无限遐想,甚至有点弯道超车的感觉,单纯的遏制房价上涨的道路始终都行不通。

总的来说,对于当前购房者来说,内心所需要的并不是房价下行,而是更期待房价底线在哪,此时市面上挂牌房源的激增更是促使这样心态的形成,其交易周期被拉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事实上对于这一点,黄奇帆戳破真相,表示调控逐渐加码房价却未出现实质性下跌,最根本原因就是城市经济对房地产将经济的依赖性,每年来自土地财政的千亿资金是十分亮眼的数据,若不控制地价,想要控制房价趋势无疑是痴人说梦。

在我看来,房价的高低不仅仅是城市经济的体现,更多的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折射,在月收入3千的环境下,房价却动辄上万,请问又有多少人有能力接盘呢?与其绞尽脑汁遏制房价上涨,还不如想想如何提高老百姓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