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皇帝,我不行了,我要回家养老”。

乾隆:“不行,朝廷不能离开你,我不能离开你”。

张廷玉:“不行啊,我陪了你这么久,我都七十了,该回家养老了啊。”

乾隆:“诸葛亮当年鞠躬尽瘁,为啥你不能鞠躬尽瘁?你必须继续留在这陪我。”

张廷玉:“我和他不能同日而语,他要鞠躬尽瘁,我要回家过年。”

乾隆:“你忘了我爹是咋对你的了?你不能走啊,你要是走了,谁为国家效力?”

张廷玉:“行吧,你不让我回去我就不回去了,但是你要记住我自己是想回去的。”

之后张廷玉实在是不行了,然后乾隆不得不批准张廷玉退休的请求。结果这老头没有跑回家,反而又赖在这了。

张廷玉:“你爹当年让我配享太庙,但是我怕我一走,你就不让我配享太庙了。”

乾隆:“几个意思?”

张廷玉:“你能不能给我写个保证书,保证你不会移情别恋,保证我能配享太庙。”

乾隆:“????”(乾隆的内心戏:“你一直说要走,我现在让你走了,你反而又不想走了,几个意思?”)

张廷玉:“我不当官,我不回家,我就要保证书。”

乾隆迫不得已,给张廷玉写了保证书。

张廷玉:“老子我也退休了,也拿到保证书了,皇帝还算个屁,儿子你去敷衍一下他,领旨谢恩去。”

乾隆:“我去tmd,有这样敷衍我的?军机处给赶紧准备治他罪。”

结果军机处还没写折子,张廷玉就知道了,然后第二天屁颠屁颠的跑来了。

乾隆:“我还没说,你就知道了。行啊,你张廷玉行啊。来人啊,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政治权利。”

张廷玉:“拜拜了您类,我下地狱去了。”

乾隆:“桥的么得(等一等),我突然又觉得你不错,让你配享太庙吧。”

可能看起来搞笑,但这是事实,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清史稿·张廷玉传》。张廷玉一向是聪明绝顶的人,各方对他的定义都是“杰出的政治家”。为什么这一位政治家在晚年的时候就成了老糊涂?有清一朝,只有张廷玉这一个汉人拥有配享太庙的政治权利,他是怎么获得这一权利的?我们娓娓道来。

1:张廷玉

我们检索一下有关张廷玉的关键词,进入权力中枢、礼部史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生(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三朝元老。

礼部尚书是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外交的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中宣部部长+外交部长+教育部部长+文化部部长。

户部尚书是主管国家财政工作的大臣,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

吏部史书是负责低级官吏的选拔、人事任命,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部长。

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是负责审办重大工作的,和以前的丞相有一拼,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国务院总理、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长、组织部长,这些官职张廷玉都担任过,在朝廷中拥有很大的势力、影响。而且,张廷玉能担任这些职务,并且历经三朝而不倒,就能证明张廷玉拥有极高的政治智慧+能力。

所以千万不要说什么张廷玉没有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智慧要远超我们。至于那些网络键盘政治家,我只想说国务院不请你真是国务院的损失。

2:张廷玉为什么这样做?

我想大家可能太过于集中张廷玉的本职工作了,忽略了张廷玉的兼职,要知道张廷玉兼任翰林院、国史馆、修书馆,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就是《明史》。《明史》的编撰有关清朝的意识形态工作,张廷玉他是需要迎合圣意的,所以对于明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人物他不可能不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他会不会关注一下张居正?作为明朝的重臣,张居正是《明史》不可饶过的人物,张廷玉也肯定会了解张居正的经历。当他看到张居正死后,皇帝为了铲除张居正的势力,把张居正举荐的潘晟给搞下去,然后剥去张居正的所有赏赐,把张居正抄家,所有的家属全部流放,而且还险些把开馆鞭尸,他会不会冷汗直流?

纵观历史,权臣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惨淡收场,要么生前被皇帝搞死,要么人死族灭,能够善终的权臣少之又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死了,皇帝或者说他的政敌会不会对他下手?作为一位拥有敏锐政治眼光的人,作为一个政坛中的不老翁,张廷玉一定会“思退”。当然,肯定会有人说我过度解读历史,真的是我过度解读历史吗?未必吧。

《清史稿·张廷玉传》:顾以在政地久,两家子弟宾客,渐且竞权势、角门户,高宗烛几摧萌,不使成朋党之祸,非二臣之幸欤?

两家子弟是指张廷玉、鄂尔泰两大集团势力。张廷玉、鄂尔泰两个人可是雍正的宠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也逐渐形成了利益集团,或为姻亲、或为师徒,或为门徒,一群官员紧密的团结在他们身边,然后形成两大集团或者说是满汉分庭抗礼的局面。

满人的官员要想更大的生存空间那必须要打击汉人,汉人的官员也是同理。这就是所谓的党争,这是统治者不希望看到的。清朝初期默许这种党争是因为需要维稳,但是到乾隆时期政权基本稳固,如果党争再持续下去,那么很有可能会加剧民族矛盾,最终可能会演变成分裂的局面。

如果说这是危言耸听,那么我们暂且抛开满汉对立的因素。“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道理总不会错吧,乾隆上位后必然会扶持自己的心腹来取代雍正的心腹,张廷玉必然是要下台的。所以张廷玉很识趣,他在乾隆坐稳位子后一直请退,这就是主动让路啊。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张廷玉请退的时间暗合鄂尔泰的死亡时间,乾隆十年鄂尔泰死了,乾隆十一年张廷玉就开始频繁请退。

“识时务者为俊杰”,鄂尔泰没了,还留着张廷玉干什么?如果真要等皇帝动手,那张廷玉可啥都捞不着,与其被整下台,还不如体面点。但是乾隆不准,因为如果张廷玉在乾隆十一年就退休,那是个人都明白张廷玉是工具人,就是用来遏制鄂尔泰的。所以乾隆一直在挽留张廷玉,就是塑造一个重视老臣的形象。

在挽留过程中,双方的碰撞一次比一次激烈。张廷玉退休的理由是“年过七十”,按照规矩该退休了。但是乾隆挽留的理由是“武侯鞠躬尽瘁”,武侯是死在任上的,你也必须死在任上。张廷玉还能怎么办?只能一步步求皇帝让他退休。结果乾隆一直不同意,而且不断捧高张廷玉。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如何戳破泡沫?加速吹。如何解决张廷玉势力?把它抬高,抬到所有人的对立面。

张廷玉为什么只想退休?因为他知道他没几年了,就算皇帝给他再大的权力,用不了多久就要还回去。而且如果他有权力了,他的集团想要利益,会不会假公济私?如果他再得罪人,他死之后皇帝、政敌会不会报复他的家族?《人民的名义》里面的赵立春怎么说的?过去总想让全世界知道我 现在就希望这个世界忘记我。官员退休前都想让全世界人都忘了他,避免打击报复。

同样的道理,怎么避免被整死?故意作死。张廷玉开始花式作死,强迫皇帝写保证书,为的就是给皇帝一个整他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让皇帝整他,但是又不能整死,毕竟有点借题发挥的意思。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张廷玉作死。为什么说张廷玉作死?很简单,他绕过了军机处的系统。正常情况下都是皇帝授意,军机处下命令,然后执行。乾隆想要治罪,军机处还没下命令,张廷玉怎么知道的?肯定是军机处有人通风报信,那皇帝就有理由收拾军机处了啊。

张廷玉是军机处的首席一把手,军机处的制度就是出自他手(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他的行为就是故意卖破绽,让乾隆名正言顺收拾军机处,建立以乾隆为首的政治结构,取代以张廷玉为首的政治结构。在张廷玉一番作死后,朝廷开始大换血,张廷玉势力成为了过去式。

当然,这也是有史可靠的。有明确记载的是张廷玉的亲家朱荃被治罪,张廷玉连坐。这个朱荃是什么官?四川学政编修,这个官就是管教育、科举。《人民的名义》看过吧,为什么高玉良能搞一个“汉大帮”?就是因为都是政法系出身,人家都要称他一个“高老师”。从四川走出去的官员都要称朱荃一个“朱老师”,而朱和张又是密不可分的,这两人紧紧捆在了一起。

而且张廷玉在老家也颇有影响力,“天下缙绅,张姚二家占尽其二”,张家就是张廷玉的家族,姚家就是和张家世代联姻的大家族。张、姚、朱三大家族绑在一起,天下缙绅占三分之一,那是一个多么庞大的集团,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而且张廷玉长期负责科举,科举出身的官员大半经过张廷玉,他们会不会也亲切的称呼一句“张老师”?

张廷玉被乾隆整后,所有人都知道张廷玉失势了,那就该做选择了。有的人留在了这条船,就像祁同伟一样,与船一起覆灭;有的人选择换船,就像李达康一样,继续官运亨通。但是在张廷玉晚年的时候没有人再去找张廷玉,张家门可罗雀。如果非要做一个比喻的话,张廷玉就是赵立春,朱荃就是高玉良,张廷玉集团就是汉大帮。

瓦解了张廷玉集团,拿掉了朱荃,接下来就该体面一点了,毕竟张廷玉的地位特殊。晚年的时候,乾隆并没有赶尽杀绝,张廷玉于乾隆二十年去世。到乾隆五十年,乾隆又看见张廷玉以前写过的文章,连连赞叹说:“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朕必遵皇考遗旨,令其配享。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整了半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政治权利又还给人家了,而且还肯定了张廷玉的贡献,自己还假惺惺的表态,一句惜之概括了张廷玉晚年引发的政治斗争。

但是从张廷玉的角度上看,这个结果还是不错的,他的决策还是比较高明的。其他权臣人死族灭,自己啥事没有,就过了五年苦日子,配享太庙的政治权利还是他的,而且家族子弟啥事没有。张廷玉送了乾隆一程,乾隆也没白让张廷玉坐五年的冷板凳,在张廷玉死后继续庇护张廷玉的家族。没有任何政敌打击张廷玉的后人,而且张廷玉的后人张若溎在乾隆五十年的时候,乾隆还请他过来吃了一顿“千叟宴”,御赐书榜一副。虽然一顿饭没什么,但是政治意义很大,最起码还是认可张家的。就好比高小琴拿着自己和高玉良的合照作威作福,这种就是典型的狗仗人势。

最后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下《明朝那些事儿》。说实话,最开始我想推荐《明史》,对研究历史很有帮助。但是考虑到《明史》的枯燥性,我还是建议大家先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培养自己对历史的爱好,然后再去读《明史》。

张廷玉为什么能躲过一劫?就是因为读史,以史为鉴,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如果按照老人说的“吃一堑长一智”,那么皇帝杀了你,你只能下辈子再长智慧了。我们必须“听一堑长一智”,多去听、多去看那些失败者的经历,从他们的失败中总结教训。“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学习、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