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被拉开,中国志愿军凭借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在条件艰苦的朝鲜半岛上抒写了属于中国军人的传奇故事。为了让更多后世人了解到相关历史,勿忘历史,无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战争影片诞生。

关于抗美援朝的影视剧非常多,经典影片也不少,电影《飞虎》就是其中之一。而该片有一段炸桥歼敌的情节,其中“班长”一角的人物原型叫平太信,是一位戎马20年立功20次的战斗英雄。

平太信生于1920年,祖籍在万州区熊家镇,20岁左右被壮丁,后被编于国民党序列中,跟着部队去过印度、缅甸参加过对日远征作战。当时他就有受伤,左腿小腿在一次和日军白刃战时被挑伤,也留下了后遗症。当然,平太信的戎马岁月远不止于此,可以说他前半生都在为国家和平稳定做贡献。

而经历铁骨铮铮岁月后,平太信的后半生也并未过得平静,因为几乎都在和伤病痛作斗争。我们总是在说军人情怀,往往只有历经过的人才懂。想必这就是为何晚年只能卧床治疗时的平太信,提及遗愿只是简简单单的“想找到部队,想回去看一看”的原因吧!

抗日战争以胜利收场后,国内依旧没有回归和平稳定状态,解放战争依旧是道必须跨过去的坎。1947年,平太信带着一挺机枪和8个战士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解放军阵营,而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战斗中,他都有突出表现,并且多次荣立战功,还荣获“朱德奖章”一枚。

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华儿女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准备迎接全新生活。可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朝鲜半岛局势越发严重。本着唇亡齿寒之理,中国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序幕,平太信也在志愿军之中。

1952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机智英勇的战斗英雄平太信》的文章,便是在平太信只身仅带反坦克手雷,就堵住敌人溃退道路,荣获一等功之后,才有的这篇像是“表彰文”一样的刊文。

据悉,1951年12月,平太信所在部队奉上级命令在朝鲜东南面一处火车站和敌人展开追歼战。某一天眼见敌军不敌志愿军攻势,就有一股敌人沿着公路朝着西南方向逃窜。说时迟那时快,时任班长的平太信立即给出战略部署,率领一班战士前去围堵企图通过龙沅里那座桥机的敌军械化部队。

在短暂交火后,平太信带着反坦克手雷便独自前往。在巧妙渡过半人高的河流后,平太信投出身上的反坦克手雷,爆炸声后大桥被毁,敌军撤退之路被截断。很快援军抵达,企图逃跑的敌军悉数被歼灭。至此平太信这个名字,便被更多人知晓。一篇刊文发表后,老百姓也知道了他。

而后电影《飞虎》也将他“搬上”了荧幕。平太信凭借机智英勇荣立特功一次,并且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基于其为朝鲜人民抵抗联合国军的付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也特授他“三级国旗勋章和军功章”。

累计20多枚军功章是表彰,也更是一种肯定。荣耀傍身后,平太信先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两次亲自接见,可见国家和党一直记得每一位功臣的付出。

任凭其前半生铁骨铮铮,在战场上机智英勇,可谁也经不住岁月催人老。1980年离休后的平太信,身体每况愈下。战场上所负10多处战伤本就留下了后遗症,谁曾想又胃部患病严重,不得不做全部切除手术。或许就是因为军人身上的战斗精神,平太信敢于和“无胃”作斗争打破了生命奇迹。

不料到2005年时又被确诊肺癌,到了2009年时平太信已然下不了床。后来说到遗愿,“我想找到部队,想回去看一看”。愿望其实很简单,只是平老身体状况不允许,回去不现实。但好在经过其三儿子寻找后,战友们来找他了。

曾经在战场上一起出生入死,相互支撑着活下去,如今老年再见,是遗愿也更是能让自己与病魔再战斗一段时间的动力。起初平老的儿子说,以为父亲可能连今年春节都挨不过,可没想到战友来看望他之后,父亲又多看了看这个美好世间半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