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翁一

10月17日是第七個全國扶貧日。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也是全面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之年。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經過多輪考察、審查,評選出一批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個人和集體。在這份名單中不乏互聯網企業與人物的身影。而在2019年聯合國《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和同年“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均給出了中國脫貧模式重要之一種——互聯網+扶貧,足見互聯網在助推扶貧創新上有着至爲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扶貧模式脫貧攻堅難在精準、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如何達到精準?必然要由過去主要依靠政策帶動、“大水漫灌”式扶貧向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精準滴灌”式扶貧轉變。在移動互聯時代,精準扶貧唯有在互聯網的加持之下方能立竿見影。

根據2010~2019年《中國扶貧開發年鑑》,各省區市對症下藥探索了不少扶貧措施。其中,扶貧試點出現最多的措施皆通過互聯網得以實施,比如電商扶貧、教育扶貧和文旅扶貧等。

10月14日舉辦的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視聽+扶貧、抗疫”分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共服務司司長鄧慧文亦指出:“網絡視聽不僅是宣傳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視聽+扶貧成爲全社會參與扶貧、瞭解扶貧的重要途徑。”

新經濟、新業態爲扶貧注入新動能,過去一年有664萬名來自貧困地區的羣衆通過快手平臺獲得收入,其通過“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鄉村振興官計劃”以及“福苗計劃”等對鄉村進行全方位賦能。正在熱播的電影《一點就到家》主要呈現的就是這種“短視頻、直播+扶貧”新模式,三個主人公帶領農民開網店、搞直播帶貨,將咖啡規模化和產業化,把咖啡賣到了全世界。

此種更進一步的“短視頻、 直播 + 扶貧”模式的主要特徵在於,在該模式下,鄉村中的人、物、事、景高度契合統一,使其獨特文化和生活片段得到了真實的展現。中國廣袤鄉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也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資源,使之能夠真正地被外界看見,並建立積極連接,進而產生更多可能。讓更多貧困地區的人、物、事、景被看見,並以此爲契機,促進貧困地區物產和資源的轉化、變現,從而幫助產源地貧困農戶解決就業、增加收入。在鄉村扶貧的場景中也同樣如此。

如何能夠真正地被外界看見?涉及著名的“知溝理論”。衆所周知,大衆傳播時代,受衆是不可見、不可測、不可達的模糊羣體,“無差別”通過大衆傳媒進行知識投放,產生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困境;但是,如果想象一個智能傳播時代,受衆可見、可測、可達,且可以主動捲入知識的生產和傳播過程,“無差別”的知識投放被“有傾斜”的知識普惠所代替,情況是否能夠有所改變?“知溝理論”描述了接觸、經驗、知識這三個需要跨越和彌合的鴻溝,而“短視頻、直播+扶貧”模式則是通過構建一個兼具算法科技和社會責任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技術手段和專題項目,完成了時空、社區、智慧層面的三重連接,全方位彌合扶貧工作中的鴻溝,爲鄉村賦能。時空連接,彌合接觸鴻溝。“被看見”是最基礎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根據自身業務及屬性,通過流量傾斜以及產品和服務的下沉,努力爲廣大貧困地區賦能,幫助鄉村地區羣衆打破信息壁壘和信息孤島,爲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作出努力。

“短視頻、直播+扶貧”模式大體上可以分爲以下三類:首先,通過“短視頻+直播”社交電商助力農產品上行的“造血式”扶貧,爲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動力,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致富的助推作用日漸顯現。讓更多的人蔘與、幫助貧困地區進行特產的推廣和銷售,進而帶動當地相關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其次,授人以漁。培養一批懂運營、會傳播、能帶貨的鄉村帶頭人,利用好互聯網、短視頻工具,打破閉塞的信息通道,由點及面,帶動更多貧困地區羣衆走向富裕。

最後,從文旅開發、非遺新生、產業賦能等維度切入,並結合扶貧項目,通過線下落地、線上推廣,發揮好扶貧合力,幫助當地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因此,就技術層面而言,通過個性化推薦和智能分發技術帶來的高效精準連接,流量引流定位潛在購買人羣,賦能國家級貧困縣特產走出區域,走向大衆,促進具有產業扶貧屬性的特產銷售,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依靠產源地樹立起品牌形象,積極對接市場,實現村民增收、產業自我造血。這個夏天,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美興鎮甘家溝村海拔3200米的大山上,扶貧第一書記張飛(網名“忘憂雲庭”)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幫村民賣出了12萬元松茸,最近還有一家企業一次性採購了5萬斤小金花椒。

毋庸置疑,“短視頻、直播+扶貧”模式有利於推動貧困地區一、二、三產業交叉融合,鼓勵發展適合當地資源稟賦、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當地農民主導主辦的產業體系,引導技術、資本等向農村聚集,培育農業農村新型業態,推進農村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對於當地人而言,意味着手機成爲新農具,直播成爲新農活,數據成爲新農資。

歸根結底, 這是一種“造血式”扶貧,它爲脫貧攻堅注入了新的動力,對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產業升級、農民增收致富的助推作用日漸顯現。

截至目前,中國減貧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中國的扶貧經驗也爲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了重要參考,其中很關鍵的一點便是,互聯網賦能扶貧,落實踐行“普惠”理念,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幸福感”。

(作者係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