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一部恢宏大氣的史詩級文學著作,其中描寫了東漢末年到晉朝初年的風雲變幻,橫跨上百年的時間,留下了一段又一段傳奇的故事。

但與此同時,這部書中的故事給人留下的印象,其實也非常的特殊。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原因就是三國裏的故事太複雜,爾虞我詐,你爭我奪,真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從最初東漢末年鎮壓黃巾軍起義,到後來曹操逐鹿中原,統一了長江以北,再後來赤壁一戰三分天下,直到最後三國相繼滅亡,天下歸晉,這場紛亂的局勢一直持續了近百年的時間。在此期間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然而在這一場又一場的戰爭背後,卻是一曲無數鮮血和生命的悲歌。

顏良、文丑,關羽、張飛,臥龍、鳳雛,曹操、劉備……

這些人既是這場亂世的參與者,同時也是塑造者。

或者也可以說三國的局勢,其實從來都不復雜,而真正使局勢變得複雜的原因,是那些人的內心。分久必合,乃是不可阻擋的天下大勢

《三國演義》在開篇時就曾寫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也就是說,東漢末年的天下分裂之勢,完全都是一種不可違逆的客觀規律。細數古代所有封建王朝,其中壽命最長的也不過三四百年,每當一個王朝腐朽到一定程度,最終都會迎來一段亂世,從而加快這個朝代的滅亡。

但是當原來的朝代走向衰敗之後,亂世究竟會持續多久,卻是一個不確定的未知數,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幾十年,還有可能是幾百年。比如從秦朝到漢朝,只用了四年的時間,而從周朝過度到秦朝卻耗費了數百年的光陰。

而且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也可以看做是一個由漢朝過渡到晉朝的過渡期,這段時間可能很長,也可能很短。不過最終的事實證明,這一段過渡期確實不算短,從東漢末年張角領導黃巾軍起義,直到後來大晉王朝的建立,中間隔了整整81年的時間,這段時期甚至比很多人的壽命都要長上許多。將近上百年的時光,都在血與火的亂世中度過,這無疑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那麼爲什麼從漢朝過渡到晉朝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要知道想當初曹操平定北方也不過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可是爲什麼已經擁有一半天下的曹魏,卻遲遲不能實現天下的統一呢?還有三分天下之後,爲什麼他們三方都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皇圖霸業,反而白白苦耗了數十年的光陰,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讓人深思。

畢竟分裂的天下,遲早是要走向統一的,按照正理來說,這個過程其實還可以壓縮很多倍,甚至是數十倍。難道說是因爲三國時期的局勢比任何時期都要複雜?這種觀點顯然並不可取,因爲每一次天下陷入分裂的亂世之後,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利益紛爭,各路諸侯都會割據一方,無論是誰想要完成統一大業,所面臨的難度都不會太低,其對手也不可能弱的過分。

要說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傑出的謀臣、軍事家和政治家層出不窮,那麼其他時代又何嘗不是如此?若說三國時代名將如雲,那麼秦朝末年其實也絲毫不差,一個西楚霸王項羽,足以媲美溫侯呂布,甚至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人家漢高祖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所以說局勢的複雜並不是主觀因素,而真正能夠起到主導作用的,永遠都是人的內心,尤其是那些可以主掌沉浮的當局者們。

這就是說有人可以把複雜的事情做簡單,但同時也會有人把簡單的事情搞得非常複雜,一切都是由他們內心中的主觀因素而決定。魏、蜀、吳三家之爭,完全是一場相互破壞和抗衡的較量

東漢末年最初的局勢無疑十分混亂,各路諸侯一直都在不停的混戰,普天之下沒有擠出太平的地方。不過後來隨着曹操的發展壯大,以及東吳平定江東之後,局勢就已經漸漸變得明朗。

曹操奉天子以擊不臣,帶着數十萬大軍揮兵南下,想要一舉掃平天下,結束這場亂世之爭。其實按照客觀實力分析,曹操的勝算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兵馬糧草以及綜合實力等等,曹操都要遠遠勝過東吳,所以無論是打消耗戰,還是正面激戰,最終的贏家應該都會是曹丞相。

那麼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局勢已經變得非常簡單,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完全可以說是大局已定,只等江東城破之日,便是曹操大業將成之時。因爲當時的天下除了佔據江東的孫權之外,曹操已經沒有真正的對手,像益州劉璋漢中張魯之輩,那都屬於二線對手,只要打敗了孫權,他們也蹦噠不了幾天。

然而關鍵的是,此時還有一個不甘心的劉備,他雖然沒什麼地盤,也沒什麼兵馬,但是卻非常有野心。他和孫權都不甘心,就這樣敗在曹操的手裏,換句話說,也就是他們不願意看見天下就這麼被統一。

因爲他們的理想和抱負還沒有真正實現,這兩個人畢竟都不是池中之物,說白了,他們也想做皇帝,也想站在曹丞相那樣的位置,指點江山,甚至是唯我獨尊。

而且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心思作怪,孫劉雙方開始不謀而合,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去對抗曹操。他們的動機和立場暫時達成了一致,因爲只有擊退曹操,他們纔有可能保住現有的地盤,以便將來再做發展,進而圖謀天下。

這種局勢就像是有一家大公司在準備統一整個市場,進而塑造良好的規則秩序,但是另外兩家小公司卻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因爲如果整個市場被對方掌控的話,他們就會失去現有的主導地位,以及對現有市場份額的掌控權。

如此一來,雖然對於整個市場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像孫權、劉備這樣佔據一定份額的小集體而言,卻無疑會損害他們自身的利益。越是這個時候也就越能夠凸顯出來一個人的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到底是爲了大局犧牲自己,還是爲了自己而攪亂局勢?

面對這樣的一道選擇題,想必很多人都會選擇後者,劉備和孫權也不例外,於是這纔有了赤壁之戰的孫劉聯盟。看似簡單明瞭的局勢,就這樣瞬間變得複雜了起來,曹操的對手不再只是一個孫權,同時還多了劉備集團以及劉表的殘餘勢力。儘管這些人加在一起之後,也不足以正面對抗曹軍,可是戰爭的事情勝敗誰又能如此肯定呢?

無論是出於自保,還是出於私心和野心,孫劉聯盟聯手創造了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蹟,但同時也打破了一統天下的希冀。

“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本來能夠一舉走向統一的天下,就這樣再次被無情的分裂,真正的三國時代也隨之拉開了帷幕。諸葛亮的完美計劃,終究敵不過現實的變化

《隆中對》是一篇我們許多人都曾拜讀過的文言文,其中介紹了諸葛亮對於三分天下之後的規劃,也是他爲劉備量身設計的藍圖偉業。先佔據荊益兩州,然後坐等天下有變,派遣兩上將從荊益兩州出發,一路奪長安,一路奔許昌,然後大業可成。

如果能夠按照這個計劃一直完美進行下去,那麼蜀漢奪取天下成就大業的幾率無疑是非常大的。但是隻可惜諸葛亮雖然能夠參透天下的局勢,但卻無法完全掌控人們的內心,從而也就衍生了一系列的變故。

劉備佔據益州取漢中,成功擊敗曹操,進位漢中王。此時此刻,劉備可以說是站在了人生有史以來的最巔峯,而劉備集團所面臨的形勢,也在逐漸走向清晰,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但在這個關鍵時刻,關羽卻突然坐不住了,自己的大哥打了這麼漂亮的大勝仗,他這個做兄弟的又怎麼能甘心落後?於是鎮守荊州的關雲長,便開始擅自採取軍事行動,帶兵攻打樊襄兩郡。

可能是被最初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也可能是從一開始就中了敵人的圈套,總之最後的結果非常慘烈,關羽敗走麥城,導致劉備集團元氣大傷,丟掉了荊州大本營,只剩下剛剛到手的益州。

這個變故的確讓諸葛亮始料未及,同時也讓劉備感覺到非常震驚。本來已經漸漸清晰明瞭的局勢,瞬間又陷入了一團亂麻的狀態,然而造成這一切的主要原因,都是由於關羽的急功近利,是他的好勝之心,再次攪亂了局勢。

不過事情的變化還遠不止於此,整個蜀漢的勢態還在進一步繼續惡化。爲了給自己的兄弟報仇,同時也是爲了找回丟掉的面子,劉備不顧所有人的勸阻舉兵伐吳。70萬大軍,浩浩蕩蕩從益州出發,準備一舉蕩平江東。

此時作爲蜀漢集團最高執行總裁兼董事長的劉備,顯然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戰略錯誤,但是他自己卻並沒有意識到。

因爲在原有的計劃中,根本沒有攻伐東吳這一條,他這麼做也就等於背棄了原來的初衷,偏離了三分天下進圖大業的根本計劃。然而此時此刻的劉備已經再也聽不進去任何人的勸阻,最終被陸遜火燒連營兵敗白帝城。至此,整個蜀漢的家底已經被嚴重掏空,再也沒有爭雄天下的能力,指望蜀漢統一天下,建立起新的規則和秩序,儼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事情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難道不是人心在作怪嗎?如果沒有關羽和劉備的失誤決策,如果他們不爭強好勝,不圖一時意氣,也許諸葛亮的三分大計,最後真的能夠完成。

但只是可惜,蜀漢集團的執行者和策劃者並沒能在所有觀點上達成一致,結果也自然難以完成當初的計劃。也許劉備在兵敗白帝城之時,心中也曾懊悔,不過這樣的懺悔已經無濟於事。也正是從此刻開始,《三國演義》真正進入了後期階段。後三國時代的關鍵攪局者——司馬懿

經過前期這麼多年的鬥爭,其實進入後三國時的以後,天下的局勢基本上就已經成爲定局,三者中實力最強的莫過於魏國,就算東吳與蜀漢兩者加起來也不是人家的對手。

所以說只要不再出現赤壁之戰那樣的戰爭奇蹟,曹魏集團完全有能力擊敗吳蜀兩國,從而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但是事情很不巧,在魏國集團的勢力當中還潛藏着一個老謀深算的人物,司馬懿。

爲了實現自己偷樑換柱,反客爲主的計劃,司馬懿並沒有像諸葛亮幫助劉備那樣,爲魏國全心全意的打天下,而是在不斷的架空曹魏皇室,一點一點的將軍權收攏在自己手中。爲了達成這個目的,他甚至在對蜀漢的戰爭中動用了不少心思,比如著名的空城計,就是他和諸葛亮唱的一出非常漂亮的對臺戲。

當時司馬懿明知諸葛亮虛張聲勢,但卻偏偏按兵不動,分明能夠一舉擊潰蜀軍,甚至趁勢拿下蜀國,可他就是不這麼做。因爲他知道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一旦沒了蜀漢和諸葛亮這個對手,那麼魏國皇室對他也就到了卸磨殺驢的時候,如此一來,還談什麼偷樑換柱,說什麼反客爲主。

所以說在後三國時代,司馬懿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攪局者,他把原本沒有任何意外的天下大勢,按照自己的意願攪成了一攤渾水,然後從中渾水摸魚,實現了醞釀多年的祕密計劃。

但是經過他們這麼多人的反覆攪動,這場亂世的持續時間已經被拉長了太多年,從當初的赤壁之戰,到後來三國覆滅,大晉王朝一統天下,中間隔了70多年的時間。

在此期間,司馬懿成功耗死了同時代的所有人,最終以水底結網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原本是一場拼實力的戰爭,結果卻變成了拼壽命的比賽,由此可見,《三國演義》中複雜的從來都不是局勢,而是那些當局者的內心。

因爲即使在混亂的局勢,也會朝着清晰明瞭的方向發展,但是唯獨人們的內心,總是在爲了滿足自己的利益和野心等因素,而不斷的使局勢變得更加複雜,甚至不惜把一潭清水攪渾。也許其中有人是無心之失,但更多的確是帶有目的性的綢繆。總之他們都是在各自爲戰,所以纔會顯得如此紛亂。結語

在東漢末年的三國亂世當中,那些當局者的內心之所以會變得如此複雜,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他們都想以自己的方式讓天下統一,並且爲此展開了無休止的爭奪,但是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那一段長達近百年的亂世。

那是他們對人生的執着,對天下的執念,也是他們中其一生都沒能擺脫的困惑。

每一個當局者都在爲了統一天下而不懈努力,可結果卻又總是適得其反,導致事態的發展,離他們的初衷越來越遠。或許這便是古人所說的當局者迷,可是身在局中的人,又如何能做一個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