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种与严密的逻辑系统的宇宙观,是一种社会形态意识。其研究的都是一些十分基础,十分普遍的问题,也正是过于普遍,反而难以研究。院士朱请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句话致使许许多多的人对其嗤之以鼻,但是在民间这句话却有很多人支持。

也许邓文庆也是这句话的支持者,也或许他认为他的哲学道路已经走向了尽头。所以,2006年,他前往广化寺剃度出家。现在法号为“显庆法师”。他原是福建人,家中世代务农,邓文庆是那个小山村中飞出的金凤凰。

自小邓文庆的显得十分聪明伶俐,上学后也证明了这件事情。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次次名列前茅。但那时候也就仅仅只是成绩好而已,对于人生的思考还没有开始,邓文庆一直都是迷茫的,就像是被推着往前走。

一直到其高中的时候,事情的转折自此开始。他开始接触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经典,开始在孔孟之道中寻求人生的意义。且其不仅仅只是略读,而是去静静的思考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意思。然后将自己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些东西令其如痴如醉,不可自拔。

在高考后,邓文庆不负众望的达到了北大的分数线。为了可以继续寻找人生的意义,邓文庆选择了北大哲学系。北大的哲学氛围,思想氛围令邓文庆十分满意,周边哲学系的老师与同学通常都与邓文庆十分有共同语言。

他们经常会坐在一起讨论“我是谁,我自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种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常识问题。但是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邓文庆在大学时依旧还是喜爱儒家经典,孔孟之道。

为此其特地在2002年创办了北大耕读社,耕读社以

“诵读传统经典,学习文化传统”

为社团宗旨。邓文庆就是第一任社长,周日,周四,周二的早上七点半在社团活动室晨读是社团的社规,晨读的书籍大多是《大学》《中庸》《弟子规》等等经典书籍。

能忍受这样的规矩进入耕读社的社员们也都是真心喜爱传统文化,儒家经典之人。但是这样的人也俱都是理想主义者,更加的难以忍受理想与现实的冲击。于是在邓文庆毕业工作几年之后,发现自己完全忍受不了现实的喧嚣。

于是在2006年,硕士毕业的邓文庆决定出家清修。为了避免被父母知道伤心,所以其特地前往离家甚远的福建广化寺剃度出家。但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父母终究还是知道了。在父母的逼问之下,邓文庆沉默不语。

在其随着父母归家之后,众人都以为邓文庆已经不会回来了。没想到几个月之后,邓文庆竟然带着父母一起出现在了北京龙泉寺中,带着父母一起出家了。这件事情引起了生动,许许多多的媒体都想上前采访他,但是却被其拒绝了。

至今邓文庆一家人依旧在龙泉寺研究佛理,对于邓文庆来说。山下的衣香鬓影,纸醉金迷还是终究没有是山上的与世隔绝,青灯古佛相伴来得舒服。而值得一提的是,其创办的耕读社似乎已经是一个传统,历任社长几乎都已经出家。

佛理之中也许是真的藏着一些我们人生所需追寻之理,如今的社会都过于忙碌,也许我们在闲暇之时,幽幽捧上一本佛经阅读,也是一大幸事。《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典籍,入门建议读它便够了。这本《图说金刚经》能够帮你更好的理解经史典故,鸠摩罗什原译版本,不可多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