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從哪裏來的?

面對這個問題,我第一個冒出來的想法是動物園裏大猩猩的吼叫,算不算音樂?

按理來說,既然夜鶯的鳴唱是天使的吟唱,那麼大猩猩的嘶吼也應該算是天使的搖滾不是麼?

既然算的話,這個問題就好回答了,音樂的源頭就是咱們祖先的祖先——大猩猩,在找到食物,在戰勝對手時的嘶吼!

不過這樣的答案,並不能說服人,畢竟從大猩猩的嘶吼到現代搖滾裏的嘶吼,中間走了百萬年。

這裏面,對於音樂的定義纔是確定源頭的關鍵。

20世紀的作曲家約翰·凱奇(John Cage)認爲,任何聲音都可以是音樂,不管是哪一種嘶吼,我們都可以去定義成音樂,這種廣義的、充滿藝術家味道的解釋我們先放下,我們把定義縮小一點。

比如在聲音前面加一個限制,音樂是按時間,有節奏的組織起來的聲音。

然後,我們回到遠古,去找找這樣的聲音在人類部落裏是怎麼體現的。

這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就是老祖先們在狩獵完以後,圍着篝火唱着歌,跳着舞的身影,這歌曲是音樂吧?

而且我們還可以再思考深入一點,他們在唱着什麼?這樣的唱歌跳舞真的單純的就是娛樂麼?

狩獵時代的老祖先們,雖然站在了生物鏈的頂端,但是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無敵的,我們的頂端位置,是用漫長的成長期和學習期換來的。

所以,載歌載舞的前身,其實是大家在學習怎麼協作,怎麼同步,也是增加團隊凝聚力的方式。

篝火邊最初的歌舞,本質上是通過模仿真實捕獵過程,來熟悉技能,磨合團隊的團建遊戲。

也許你會疑惑,真實的捕獵難道和廣場舞一樣,扭着扭着獵物就被迷暈了自己送上門來?

當然不是,大家想一下生活中你們也經歷過的事情——口號,你們三個人要把一個箱子抬起來,怎麼一起發力?當然是“1,2,3!起!”

再比如不是抬起來,而是推動一輛車呢?是不是就是123!123!123!如果誰比較有才一點,會不會把123編成更有豪氣的節奏和歌詞呢?

比如《詩經》裏面,那些讓我們熟悉的,不斷重複的,很有節奏感的“號子”: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沒錯,最早的音樂,其實是號子。

它不是藝術形式,而是一種實用的信息同步工具,然後延伸成一種文化活動,最後才成爲藝術。

文化活動這個詞,更偏向於民間,而藝術,永遠都只屬於少數人。

在中國,這種歌舞被統治階層利用,變成了統治工具,孔子說的禮崩樂壞,看似禮和樂分開了,其實說的是一回事,就是這一整套祭祀的制度。

統治工具自然不能和民間歌舞混淆起來,於是祭祀的歌和舞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一方面爲了保持神祕性,另一方面有了獨立的分工以後,自己就會自我進化。

隨着統治者的喜好去進化,慢慢變得複雜,變得精細。

而下層人民自然就想要去模仿,權力帶來的光環影響了民衆的審美,這些歌和舞,自然就變成了下層人們追求藝術。

西方文明也一樣,一羣人像廣場舞一樣載歌載舞,會讓人上頭,這種上頭被古人解讀爲“與神的溝通”,於是最早的音樂自然就是和神相關。

而宗教的存在,讓這種與神相關,直接變成了爲神服務,在教堂中唱歌,變成一種凝聚信仰的方式。

直到文藝復興,世俗音樂再次興起,然後巴洛克音樂、古典音樂、浪漫主義隨之而來,最後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而在中國,夏商時期就是歌舞成爲祭祀,成爲統治者工具的時期,而到了周朝,禮樂正式形成,完備的禮樂制度加速了樂器的發明,音樂理論的形成。

比如樂器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音樂理論十二律,宮、商、角、徵、羽五聲階名等等。

在之後的發展,漢代出現的《樂府》大家一定不陌生,而代表了咱們古代音樂的樂器——琴,逐漸成熟,並且有了像《廣陵散》這種傳說之作。

然後就是兩條線,士大夫們追求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後唱後庭花”的音樂形式,還有各大文人填詞作曲。

另一條線就是民間戲曲的演化,那種唱什麼不重要,唱的有節奏很重要的戲劇,逐漸成爲了老百姓們的心頭好。

直到近代,中西方大碰撞,西方的音樂進入中國,不管是流行還是搖滾一下子席捲了幾代人的青春。

來到20世紀,周杰倫出現了,一首《東風破》,讓中西方音樂開始融合,一首《青花瓷》,驚豔了多少人的青春。

反正我不管,最愛周杰倫,哈哈哈哈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