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中,通辽市公安局始终把握“严”的主基调,以严促深入、以严求实效。在强化日常工作的同时,扎实开展明察暗访、线索核查、警示教育、自查自纠、风险排查、执纪问责等工作,推动教育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建机制

通辽市公安局紧抓全面从严治警主旋律,明确监督目标、抓住监督重点、细化监督内容、完善监管体系,制定出台《通辽市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监督举报线索接收核查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辽市公安机关民辅警“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等制度性文件,着力构建通辽市公安机关教育整顿长效机制体系建设,提早谋划精心布局,推动教育整顿建章立制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公安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警示教育铸警魂

为提升民辅警自我警示、拒腐防变能力,通辽市公安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0余场次;组织观看 “全区公安机关民警辅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巡展”、《警钟》系列警示教育片、研讨剖析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民辅警违法违纪案例梳理汇总,编撰《警示教育案例汇编》一册;组织实职科级及以下民警辅警建立民警廉政档案,共建立廉政档案612册,基本实现市局全体民警辅警廉政档案全覆盖;制定出台《问题民警辅警教育管理办法》,组织召开曾经被处分民警代表座谈会,教育引导问题民警深刻反省,引以为戒,放下包袱,以崭新的工作姿态和精神面貌回馈组织的关心关爱。进一步筑牢了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防线,树立了底线思维意识。

推行开门评警纳民意

通辽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开门搞整顿,把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教育整顿的重要标准。通过聘请特邀监督员、发放征求意见表和警意调查问卷、入户走访汇报工作、开通监督举报热线、监督举报电子邮箱和监督举报信箱等方式,拓宽内部外部监督渠道。截至目前,已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两场次,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监督责任办公室共接收各类监督举报线索、意见建议共计47条。问题线索现已查结并反馈36条,对发现的问题已全部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严肃纪律作风炼队伍

市局监督责任办公室以明察暗访形式对市局各业务部门的办公秩序、内务卫生、在岗履职、警容风纪、值班备勤、禁酒规定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抽查;对教育整顿队列训练情况、民辅警每日学习考试情况、政治理论轮训会风会纪进行全程跟踪督导检查。刊发三期《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亮点及时通报,通报见人见事,起到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作用。已通报存在问题的部门13个、民辅警24名,并对存在问题的部门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督促其强化认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整改提高。严格线索核查,20余名违反警规警纪问题的民警辅警受到党纪政纪、组织处理。

整治顽瘴痼疾聚警心

强化领导责任。市局党委书记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教育整顿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责任义务,强化担当作为,以抓好“关键少数”来管住“绝大多数”,坚持干部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层层有榜样,切实推动推动教育整顿成果转化。

排查岗位风险。制定《岗位风险清单》,市局各部门根据岗位风险点,明确执行、监督工作职责。

开展自查自纠。市局全体民辅警围绕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担当作为、从严治党、公正执法和服务群众五个方面的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情况报送《自查自纠报告》。市局根据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自查自纠情况,研究梳理出全市公安机关存在的70项顽瘴痼疾,制定了《整治顽瘴痼疾目标任务清单》,各部门认领任务清单、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强化自我净化。通过开展“三谈三促”谈心谈话、上交廉政承诺书、“三主动”等方式找准问题根源、明确担当作为,以全市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为重点,严格落实“第一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严明纪律作风,整改突出问题,激励担当作为,筑牢忠诚警魂,努力实现打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的工作目标。

供稿:刘姝媛

编辑:陈晓雯

审核:张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