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哽咽的男演员不止他一个,但唯独李智楠双眼通红的时候,十分触动我。

女演员还有眼泪可以流出来,年轻的时候谁都可以再矫情一把。

但这个市场留给李智楠这个年龄的机会,真的太少了,少到他快要烧完了当演员这个梦想的激情,眼里没有了光。

尔冬升导演的眼睛很毒,毒到仅一次舞台表现就看出了他的忧郁。

“如果我监制那些戏里,我觉得有一个比较忧郁的人,我会想起你,你知道吧,你还是有你的价值的。”

他双手抓着话筒,点了点头。

李智楠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吗?我想问。

被公司雪藏7年,这一笔帐该算在谁的头上?

在35岁的人生岔路口,到底是坚持还是放弃;在生活和梦想之间,他该承认现实还是再拼一把。

留给他思考到做出决定的时间太少了,每犹豫一下,自己一个喜欢的角色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他说:“我不想就这样没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多层的,里面不乏有他的野心和欲望。从当红跌落、被雪藏7年,双眼里已然看不到自信的火苗,他还有机会逆风翻盘吗?

2020年,大鹏在《演员》的综艺现场问他,为什么《十八岁的天空》成名之后,再没有了身影?

他说:“当初签了公司以后,公司觉得起点比较高,然后给了一些不是太明确的一个决策吧,然后呢,接戏的时候,不能低于多少去接,那你唱歌呗,我给你们发专辑这样,大概一年半,两年这样,然后录完以后就跟我说,可能那个经费不够就不发了……”

再看2011年,他带着作品《千山暮雪》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在《最佳现场》上主持人问他是否被公司雪藏?当时的大鹏也是主持人之一。

他说那时候自己还小,什么都不懂,以为公司不会害自己,所以公司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同样是大鹏和李智楠,但时隔多年,两人之间已经明显拉开了差距。

同样的说法,熟悉的配方,李智楠用了八九年,还是没能跨过那个坎儿:公司的一次错误决策,耽误了自己的演艺事业。

有时候,命运的转机,就出现在那仅有的一次选择上。选对选错的几率是互相参半的,没有多少人能被好运砸中,也没多少人能吃好老天爷赏的这一碗饭。

是自己的无知年少,给了公司替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他真的接受了自己的一手好牌被公司摧毁的现实吗?没有。

否则,他不会以如今这副忧郁的样貌出现在舞台上,他不会将过去的那番说辞又拿出来,重复地讲给观众听。

一个人若是不断地将一件事情的始末讲给周围的人听,说明他自己是从来不认可的,没有打从心底里去接受:他应该讲给自己听,并听进去。

现实世界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你的任何遭遇,其实讲出来,去讲给任何人听都是毫无用处的,没人能理解你、替你分担。

大多数时候,都只能自个儿消化。

倾诉是因为,你想告诉对方:这不是你的问题,你是无辜的,你企图得到安慰,包容。你一个人无法去坦然正视,必然需要依靠外力来帮助你化解。

所以即便打算从头开始,收拾好了心情再次进军演艺圈,连续数年李智楠的状态都是不温不火的。

市场变了、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

但也有没变的东西:喜欢石延枫的依旧每年回温一遍《十八岁的天空》;记住李智楠的忠实追随者默默在他的微博下加油打气;热爱演戏的好演员马不停蹄地靠作品来打磨自己……

每个人当下的生活状态,是他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

比起不可抗因素的残酷,最可怕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一点,从李智楠整个的外形风度就能看出来。

在最新参加的《约见大明星》活动中,他对待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是超礼貌地打招呼,双手合十,不时附身鞠躬,姿态谦逊,更准确来说,是谦卑。

不少粉丝留言:心疼。

失去信心,会带来负面连锁反应。那就是失去维持形象的高度自律、失去争取角色的拼命挣扎、失去挑剔自我的严格要求。

后面的这些,会逐一将自己的优点屏蔽、弱化,直到消失不见。

不甘心有什么用,没有痛苦才是关键。

李智楠输在了没有信心,虽然他还有很多的不甘心。

我十分认同尔冬升导演的一番评语:“一年有多少个好的电视剧,其实不多的,电影也不多的其实,所以你就一直接这个活。然后大家在有限的预算里面,然后没有周期,大家再来一条,三条就过了……

但是如果每部戏,你就去跟他们一起玩那种粗造烂制的那种戏,赶快拍完的戏,那你也没有办法去提升自己。接到越差的戏,越烂的戏,演员要越小心,不能放松,所以你们要记得就是,你要当这个是你的事业。”

这段话说得不长,但语重心长。

里面的每一点都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戳在他们的心口上,很痛,也很有价值。

我希望这种痛是能够持续下去的,如果他们不能够充分利用这种痛苦,那他们最终一无所获,回归原样。

我将尔导的话分解出了两层含义:

一是演员即便处在被动的条件里,也要将被动化为主动。接受不被喜欢不受欢迎,需要养家糊口的现状,并不是说你就只能这样了。

糟糕的境遇,不代表你是糟糕的人。环境的脏乱差,不是一纸“不及格”的成绩单。错误地将周围的恶劣因素归根到自己身上,是会打击消磨自己自信心的。

抛开这一层的影响,将专注力收回至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就是掌握主动最直接的方式。

二是职业只能带你走一段路,而事业是一生的精益求精。很多人并不明白两者的区别,将职业当成了事业是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我想尔导用了一段委婉的话,告诉了李智楠:你还没有把演戏当成是自己的事业。所以会在停滞不前的时候焦虑不安,会在没有收益成就的时候想要放弃。

事业是什么,起码不是来了些风浪就如临大敌般的样子,而是所有的风险未知都在预料之内,并还能够去执行、击破的态度。

重拾信心不难,要遇贵人先诛心。

尔导已经走得很远了,他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在看破一众演员困境的时刻,就已经给出了方向和预判。

他对李溪芮说,如果你吃不了这个苦,那就不要干演员这一行。

一语中的,字字诛心。

尔导是贵人,能够在《演员》的舞台上与他对招的演员,都是极大的幸运。

就如子怡姐在第一季的时候发表的那句感慨一般:“你看有一个很懂戏的导演,帮他们去导,演员就发光了。当你没有经验的时候,你有一个好导演,你就有了一把尺子,这个尺子是有刻度的。”

一个人能否在喜欢的事业上发光,有两点是必不可少的:你能不能给自己机会;别人能不能给你机会。

后者就是指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贵人:你的推荐人、导师、比你优秀的但愿意给你提供价值的人等等。

有时候当我们自己无法给自己优质的资源时,我们就更多的需要依靠贵人,一般的人是不行的。

李智楠能来到《演员》,是给了自己一次机会;遇到尔导,以及其他的贵人,是别人带给了他机会。

35岁,能有一次这样的经历,是难能可贵的。

演员的生命周期其实很长,他可以一直演到生命的终点。

他说:“我不想就这样没了。”其实这句话的里层含义是“我不想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演员。”

其实,他从来没有[没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圈子,这个圈子也从来没有抛弃过他,只是他找不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你是演员,但不再是出名的演员;你是演员,但也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逆风翻盘。

粥左罗说过一句话:“急什么,你又得不到你配不上的东西。”

李智楠曾在扮演《千山暮雪》萧山一角的拍摄过程中,将自己的右手打到流血。那一场戏是重头戏,需要情绪发挥到极致,才不至于有太假的效果。

当时因为拍戏经验不够,不知道怎么借助适当的道具和借位技术来帮助自己减轻伤害,于是只好硬碰硬,对着一根实心的木柱子,不停地捶打。

没有足够的资历,就只能吃亏。

没有熟练的技巧,就只能用勤补拙。

急不得。

《演员》出场就对40名演员做市场定级,很多人不满,被定级演员自身也有很多的不服气,但我却觉得,这是一条很棒的规则。

它用近乎理性和现实的市场眼光给演员们上了一课: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也在与时俱进。

以前的那一套不受用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劣质有了更严苛全面的评判标准,光靠老本或是原始积累根本不构成核心竞争力。

35岁的李智楠,人生将要重新洗牌,我很心疼他,但我也替他感到高兴,因为一个人的自信心早晚会有重建的时候,只要他不放弃,并将击中内心的痛苦转化为持续燃烧的动力。

想知道更多

欢迎关注知音心理

喜马拉雅FM搜索“生命董事长”同步听

作者:沐沐

ID:zhiyinxinl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