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每逢吉慶之事,便認爲是上天垂象,人間一定有祥瑞神異之象與之相應。秦始皇一統天下,他認爲除了“奮六世之餘烈”的家族努力外,一定與上天的庇佑有關,於是詔令天下,廣徵神異祥瑞之事,上奏朝廷,以彰天下。

在這中間,除了那個著名的臨兆“十二銅人”,還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馬遷爲在《絳候周勃世家》《遊俠列傳》等文章裏,均對這個民間奇女子進行了繪聲繪色地描述。

秦始皇秦始皇賞賜許家女

秦始皇徵集天下祥瑞之象的這年秋天(前221年),河內郡上奏說,轄下溫縣(今河南焦作境內)縣令許望之妻趙氏生一奇嬰,手握玉塊,上有文王八卦圖隱約可見。此女百日即能與人言,實屬神異。始皇喜之,令賜許望黃金百鎰(1鎰爲20兩或24兩),令許望好生養護。

許望得此賞賜,自是感激涕零。爲表不負皇恩,名之“莫負”。

女嬰之神奇,引來天下人圍觀,該女有見人大哭者,那人必遭禍殃,見人大笑者,那人必喜事連連,百無一爽,於是該女愈加神奇。

許負

許莫負四歲啓蒙,半年識字四千餘,所讀《易經》《老子》諸文,均能過目成誦,後得高人黃石公(漢初三傑張良的師父)祕傳,深諳預測之術,乃知秦國將崩,遂改名“許負”,意即將負於秦。劉邦封侯

翌年春,劉邦率部攻咸陽、經溫城、見許負。不料劉邦等人剛一坐定,許家三子許忻、許欽、許安與幼女許負齊刷刷跪到劉邦跟前,許望則雙手託舉縣令大印,表示願效力於劉將軍麾下。

劉邦與張良

劉邦急問何故,原來許負早在城頭觀望過劉邦、蕭何、曹參、陳平、周勃一行,乃知此行五人絕非等閒之輩。

劉邦聽罷大喜道:“他日若能遂其願,定行封賞。”

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果然金口玉言,敕封許負爲鳴雌亭侯,許負時年19歲,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女侯。許負的預言

薄姬“當生天子”。楚漢相爭之初,魏王豹跟隨劉邦攻打項羽。魏國舊貴族魏媼請許負爲女兒預測時運,她女兒是魏王豹的夫人薄姬。《史記》記載說:“媼之許負所相,相薄姬,雲當生天子。是時項羽方與漢王相距滎陽,天下未有所定。”

“夫人定位天子母”

從文中看得出,“天下未有所定”,許負居然敢說薄姬將爲天子母,說明司馬遷對許負的預測能力深信不疑。許負說薄姬將來“定爲天子母”。魏豹深信之,既然妻爲天子母,那他定是天子父,於是叛劉邦,結項羽,結果被韓信所擒,被周苛所殺。妻妾被劉邦納入後宮,或充當雜役。

薄姬很幸運,當年生下大漢第五任皇帝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邦崩,呂后掌權,誅殺劉邦諸子,唯獨放過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的代王劉恆,陳平、周勃平定諸呂,劉恆被迎入長安即位,是爲文帝,劉恆以陳平、周勃爲左、右丞相,立薄妃爲太后。

文帝母子深受許負庇佑,也深受許負道家謙卑處下、與民生息、與人爲善的教導,感念許負之恩,尊許負爲義母,並將她請到宮中,頤養天年。《史記·佞幸列傳》有一則故事,記載了漢文帝與義母許負打賭”的故事。

薄姬與漢文帝

鄧通貧餓而死。一次文帝請許負爲男寵鄧通相面,許負說“當貧餓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謂貧乎?”於是賜鄧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鄧通開辦鑄錢廠,開挖銅礦,制“鄧通錢”,富甲天下。

鄧通平時少言寡語,但卻因爲一次說錯話得罪了太子劉啓。文帝得了癰疽病,鄧通常爲文帝吮吸膿血。文帝問鄧通說:“天下誰最愛我?”鄧通說:“當然是太子了。”於是文帝讓太子吮吸膿血,太子難爲情,因此而怨恨鄧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正如許負預測的那樣寄食在別人家裏,直到死去。

鄧通

周亞夫餓死。又一次,文帝請許負對右丞相周亞夫看相,《史記·周亞夫傳》記載說:“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爲將相,持國秉,貴重矣,於人臣無兩。其後九歲而君餓死。”許負說:國太您真會開玩笑,我家熊掌已繼位爲侯,侯位與我何干?況且,既然已貴重冠人臣,又怎麼會餓死呢?許負也不與辯,只說且待來日。

結果,三年後,周亞夫的兄長因犯罪,亞夫繼承侯位,八年後,到了漢景帝時,因平定七王之亂有功,遷爲丞相。後因其子私藏武器,牽連下獄,絕食而死。

周亞夫歸隱山林

文帝九年,許負五十大壽之際,請求歸隱山林。文帝不準,許負“數請之”:年邁無用,不勝驅使。且志在江湖,靜心著述,此乃夙願。於是文帝許之。此後,隱於夫家商洛山中,相夫教子以外,潛心著述,年八十有四,卒於商洛山。自此,史書再無許負事蹟,只在《遊俠列傳》中記載了許負的外孫、一代大俠郭解因行俠仗義,門生不可勝數,“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言俠者皆引以爲名”,因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之罪,族滅之。

許負的外孫子 郭解

司馬遷對許負外孫子之死表示了很大的同情: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司馬遷不因郭解被滅族而不敢流露對“道者”的悲憫同情,他認爲郭解等遊俠,雖然行爲不完全符合道德律法的要求,卻也無害於社會,他們守信果決,慷慨大義,救人苦難富於犧牲精神,雖九死一生而不自我誇耀,這些品質是值得讚美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