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禮嘉街道嘉興社區有支老班長調解隊。隊長唐建軍,是位63歲的退伍老兵。自2016年搬入社區,他帶領平均年齡60歲以上的隊員們主動奔走在社區疑難糾紛的調解化解中,成了社區治理的“好幫手”,更是居民們的“貼心人”。

▲調解的時候,要讓雙方心服口服

將心比心

退伍軍人成社區調解員

“樓上漏水把我家衛生間上方的牆壁全部打溼了,我要求樓上賠錢給我。”找到唐建軍,居民李師傅的情緒有些激動,他提出的賠償價錢,樓上住戶張師傅不同意,兩人便一起來到調解室,希望事情得到解決。

“別急,喝點水慢慢說。”唐建軍安撫下李師傅,對事情的原委進行了詳細瞭解,隨後他把被要求賠償的張師傅單獨邀請到了隔壁房間,在他的理性分析和耐心地勸解之下,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事情得到解決。

“其實沒什麼訣竅,就是四個字將心比心,居民們都很講理,有時候一時沒想通,你給他做做思想工作,就能解決。” 唐建軍說。

▲調解現場(嘉興社區 供圖)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做起來其實並沒那麼容易。記者瞭解到,尤其在最初調解的時候,唐建軍曾因調解糾紛受到嘲笑、白眼,說他是“多管閒事”,甚至在調解過程中被正在氣頭上的居民推搡受傷。

“一個當過兵的人,這些算什麼,再說他們也不是故意的。”談到從軍的經歷,唐建軍非常自豪,他告訴記者,自覺、堅韌、執行能力,以及爲民服務的初心,是在軍隊學到的,對自己來說是一生堅持和受益的品格。

記者瞭解到,唐建軍18歲入伍當兵,在部隊裏服從安排、喫苦耐勞,得到了連隊上下的一致好評,同時在部隊入了黨。退伍回地方後,唐建軍在村裏積極肯幹,表現優秀,28歲被任命爲雙堰村黨支部書記,成爲了當時禮嘉鎮最年輕的支部書記。

當上村支書,看到村裏運輸不便給村民致富帶來的阻礙,唐建軍克服重重困難,千方百計組織村民集資修建機耕道,這在當時的禮嘉鎮算是開了先河。道路通了,他又帶領村民聯合搞起了約800餘畝的重慶市蔬菜基地。經過努力,該蔬菜基地成爲當時重慶主城區重要的菜籃子基地,而村民們也因爲蔬菜基地鼓起了腰包。

爲民服務

助力社區和諧

後來,唐建軍退休了,搬進了安置小區,本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但一直以來養成的“愛管閒事”的“毛病”讓他停不下來。在社區調解室成立後,唐建軍擔任隊長,爲了更好地爲居民服務,他帶領隊員們每週學習法律知識和調解技能,更牽頭組織普法講座等活動。不僅如此,在他的帶領下,全家人都在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其家庭也獲評2019年度全國“最美家庭”。

“社區成立老班長調解室,我想,是鼓勵我們堅持軍人的優良作風,更加有毅力,不怕困難,繼續爲社區和諧做貢獻。” 唐建軍說。

據統計,這支居民自發組織的隊伍自成立以來已獨立調解社區矛盾糾紛40餘件,助力社區調解大大小小矛盾糾紛150餘件,受到社區幹部和居民們的點贊。

“鄰里、家庭看似都是些小矛盾,但處理起來並非那麼容易,需要耐心,耗費時間精力,也需要技巧。”嘉興社區主任張銀峯告訴記者,唐建軍所在的這支調解隊雖然只由7位老人組成,作用卻非常大,他們以自己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爲居民服務的初心、爲社區減輕了負擔,更爲社區和諧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爲全國和諧示範社區,嘉興社區正推動社區各項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其中,退役軍人服務站在禮嘉街道的指導下,嚴格按照新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要求,積極開展退役軍人聯繫常態化工作,以服務保障好退役軍人。

今年以來,嘉興社區已完成轄區58名退役軍人採集系統工作走訪;建立健全了轄區退役軍人就失業、創業、走訪慰問等臺帳;更在春節、八一,結合重要節日對轄區重點優撫對象、現役軍人家屬開展走訪慰問;完成了轄區3名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續繳工作,完成率100%等。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通訊員 王丹 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