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24年,也就是始皇帝二十一年,秦始皇打算消滅楚國,孫子云:廟算多者勝,廟算寡者不勝,況於無算乎。

秦始皇

言下之意,任何一次軍事行動,事先都要分析利弊,研究方略,滅楚是大事,秦始皇當然不能一拍腦袋,就盲目的下定決心,之前,就把手下的將軍叫過來問了:我打算消滅楚國,列位將軍琢磨琢磨,這仗該怎麼打呢?

面對秦始皇的詢問,年輕的將軍李信認爲該出兵二十萬,但老將軍王翦卻很不以爲然,認爲,至少得出兵六十萬。

兩位都是名將,秦始皇該聽誰的呢?

關鍵是,去的人多越多,後勤壓力越大,秦國再厲害,錢糧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後邊的事兒還多着呢,自然得省着點。

於是呢,認爲王翦老而怯,倒是李信,還有點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的意思,所以,罷王翦不用,命李信、蒙武統兵二十萬,分兩路滅楚去也。

李信就這麼走了,那麼,結果如何呢?

將軍

一:打了個大敗仗

史書上說的清清楚楚,李信這一仗打敗了,幾乎全軍覆沒,故而秦始皇只能請王翦出山,李信呢,從此,乃至於千秋之下,就都成爲誇誇其談,乃至於紙上談兵的模範典型。

但,李信真的就是天橋把式,只會說,不會練嗎?

史書上說,李信起兵之初還是很順利的,所謂:受命之後,攻平輿、攻鄢、攻郢,均破之。

一路簡直就是勢如破竹,甚至都要打到楚國腹地。按說呢,局勢如果這樣發展下去。

李信雖不敢說必勝,但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至不濟,跟楚國項燕處於對峙狀態。然而事實呢?

正在李信伐楚順風順水的時候,卻突然引兵向西,與蒙武會師城父,才被尾隨其後的項燕打敗。

這裏的問題就是:

平輿,在河南駐馬店;鄢,河南鄢陵縣;郢,湖北江陵縣;城父,河南平頂山市。

什麼意思?

四個地名就可以看出李信的大致行軍路線,他從河南出發打到湖北,打到楚國的郢都,一路勢如破竹,所向無敵,基本上可以這樣理解,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只需要再加一把勁兒,滅楚大功基本上就是他的了,他鐵定的也會因此成爲聲名赫赫的秦國名將。

但,爲什麼就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卻突然引兵西向,同蒙武在河南平頂山會師呢,話說會師也不要緊,關鍵是,這一會師,居然就給尾隨其後的項燕打敗,白白斷送了名將的前程,爲什麼?

昌平君

二:秦始皇有個絕妙的主意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一個人,一個很了不起的人,他的名字叫昌平君熊啓。昌平君的身份很複雜。

秦楚兩國都有很深厚的背景,爲什麼這麼說?

秦昭襄王晚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山東諸國,所以,還得跟南方,也就是側後方的楚國搞好關係,但,該怎麼搞好關係?

當時,有一個楚國的質子熊完,人還老實,於是呢,秦昭襄王選了個公主嫁給他,倆人生下的孩子就是熊啓。

約前262年,熊完逃回楚國當了楚考烈王,熊啓呢,好在秦國人還念着點公主的情分,沒怎麼爲難他,長大後,在秦莊襄王,也就是秦始皇老爹手裏當了官。

秦始皇登基後,熊啓幫助他平定嫪毐之亂有功,遂被加封爲昌平君,呂不韋垮臺後,又當上了秦相國,被秦始皇派往楚國舊地郢陳,也就是如今河南周口安定楚民。

郢陳是秦國吞併不久的楚地,當地的楚民自然很不安分,那麼爲了安撫人心,秦始皇大膽的派出以前的楚國公子,去做楚國人的說服工作,因楚人以制楚,這固然是秦始皇絕妙的好主意,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人是會變的。

三:有人變心了

原本,昌平君心向秦國,一則秦國人待他真不錯,二來呢,也實在沒別的地方可去。

可到郢陳後,事情就發生變化了,什麼變化?

昌平君熊啓是楚考烈王熊完之子,說起來,還應該是嫡長子,原本,這個身份是沒人當回事的,但楚考烈王死後,他這個嫡長子的身份就變成香餑餑了。

特別到了郢陳,郢陳的楚民本來就不怎麼安分,如今來了大王嫡長子。來了嫡長子怎麼辦?

那自然是瞌睡遇到枕頭邊,天天篡奪昌平君乾點啥,並且還悄悄跟項燕聯繫,準備扶持他今後當楚國的王。

按說呢,昌平君原本對秦國還是很忠心的,但現在,也別說什麼效忠母國,估計他也對母國沒什麼印象。

單說以後當楚國的王?

這種從天而降的好事,誰不稀罕的,出於上述原因,昌平君就不再是秦國老老實實的昌平君 ,而是,在郢陳悍然造反,準備好好恢復下先祖的榮光。

四:李信的回頭

他想恢復先祖的榮光怎麼辦?

從地圖上看出,這基本上就等於在李信屁股後面搗亂,李信深入楚境,昌平君如果在後方切斷他的糧道,這仗還怎麼打?

無奈之下,李信只得放棄滅楚的大好形勢,很不情願的掉頭向西,意圖與蒙武回合,一舉消滅昌平君等衆。

按李信的本意,這場仗應該是沒什麼懸念的 ,然而,人家有外援啊,李信掉頭向西時,項燕悄悄綴在身後,綴在身後幹嘛,就是打算跟昌平君聯合, 一舉消滅李信所部。

遺憾的是,李信對此毫無察覺, 或者,即便有所察覺,也沒太重視,終於導致,郢陳一帶被項燕、昌平君前後就夾擊,事已至此,就是天神下凡,也無可奈何了。

李信就這樣落了個全軍覆沒典型,乃至於後世將之與趙括、馬謖等並列,當成誇誇其談的典型 ,一代名將淪落到這般地步,你說他冤不冤。

參考資料:《史記》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