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技術越先進,我們的生活節奏反而越來越快呢?

在1930年,凱恩斯說,2030年人們每週只需要工作15個小時,平均每天3小時。但現在,這個目標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996、加班,打破了前人用血淚換來的8小時工作制,我們似乎並未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福利。

01 被“工具化”的人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掌握了科技的力量,近三百年人類社會的變化遠超過去。

變化能有多大呢?

以最原始的農耕爲例,一名成年男性工作一天平均只能提供不到0.1馬力(汽車發動機的功率單位,符號爲hp)的動力,而使用牲畜犁地,可以達到1到1.2馬力,使得生產效率提升了10倍左右。現在使用拖拉機犁地,達到50馬力是非常輕鬆的事情。

從0.1到50、500倍的提升,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效率的躍遷,科技是唯一可以疊加式進步的動力。利用技術提高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成爲社會運行的基礎法則延續至今。

但是,由人發明的新技術,遇到的第一道阻礙恰恰也是人。

在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所發明的機器大範圍應用,使得大量手工工人下崗,這些人陷入了食不果腹的境地。「盧德分子」在此時出現了,這個詞來源於內德·盧德,他指揮了對機器、工廠,及工廠主的多次襲擊。

圖爲「盧德分子」上街遊行

他們定期舉行集會,進行有組織的抗議示威活動。後來演變成打砸機器,破壞設備,驅趕工人,他們希望以這種方式傳達自己的訴求,希望整個社會回到工業革命之前的狀態。

在英國,把破壞機器視作一種抗議和釋放壓力的方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件“常規操作”,但「盧德分子」發動的破壞事件比以往更加嚴重。通常他們會先給工廠主寫恐嚇信,威脅說要毀掉機器和建築,甚至謀殺。

在「盧德將軍」的旗幟下,一年時間裏,有近1000臺針織機被毀,直接導致英國頒佈法令,規定破壞機器的人將被處以極刑。

但這並沒有減少破壞事件的發生,後續又發生了一系列武裝襲擊,爲了恢復秩序,英國政府派出4000名士兵駐守,以恢復治安。

圖爲「盧德分子」的宣傳海報,其中呼籲工人“放下所有對公共‘有害’的機械”

爲了平息「盧德分子」的動亂,英國出動的兵力甚至一度超過了與拿破崙戰鬥的數量。

最後,英國開始實現工人的訴求,《工資法案》規定以現金支付工人工資,另一項法令規定工廠中的女性和兒童工作時長限制在10小時以內。隨着法律的健全和經濟的發展,持續了幾十年的「盧德運動」才告一段落。

但社會發展對於效率的追求依然沒有改變。

人無法像工具一樣“聽話”,那麼,爲何不建立一套方法,來指導/約束人的行爲呢?

“系統化管理”應運而生,後來被冠以“科學管理”的名字,用來實現公司內部控制和提高生產力、生產效率的方式。

“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裏克·泰羅意識到,提高生產效率的第一步是仔細觀察和記錄工人的工作時間,一旦管理者瞭解了某一項特定工序的所有要素,他們就可以決定完成任務的最佳方式以及所需的時間。

弗雷德裏克·溫斯洛·泰羅

所有的計劃都應該被管理者牢牢掌握在手中,被掌握在一個專門的計劃部門裏。通過系統觀察收集到的機械知識,以及工人實踐信息,向工人詳細說明如何完成每項任務,工資將通過計件工作制來計算。

同時,獎勵符合特定生產規範的工人,懲罰那些不能或不願達到管理層要求的工人。

此時,人也就漸漸的被“工具化”。

將每一道工序拆解,機器能做什麼,人能做什麼,都被分析得一清二楚,通過獎懲制度鞏固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分化工人羣體,以達到提高效率,減少了大規模罷工甚至動亂的產生。

時至今日,這套系統已經被不斷的細化、完善,以更極致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產中。與此同時,技術與效率進一步勾連,催生了另一條路——

02 從人的“工具化”到工具的“人”化

《人物》的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引起無數人關注——

「不會有人現在才知道,不闖紅燈騎手就會超時吧?」

「科技向前,人性向錢」

「算法面前,人變成了工具」

算法面前,人變成了工具。

除了同情外賣小哥,我們是否意識到,自己同樣是被困在系統裏、技術裏的人?

無孔不入的數字化,智能化,正在進一步監督、規訓、強化着我們的行爲。同樣是監督員工工作,相比上文提到泰羅的“科學管理法”,現在的辦公APP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個APP,兩副面孔,在員工眼中,操作方便,各種需要的功能齊全。但是在管理者一側,彷彿開了“上帝之眼”,各種報表分析、排行榜、工時計算、行進路線一覽無餘。

以某APP爲例,每天打卡簽到,員工端看到的是「早到榜」,而在管理者一側看到的是「遲到榜」,同時還可記錄員工每天離開辦公區域次數等等。

在此“齊全”的功能之下,“已讀”功能已經不值一提。

如此精細、全方位的監督,將人牢牢地套在企業的組織框架中,可以非常高效地調動龐大的企業機器,並且甄別出其中的優劣。

同時將整個流程管理進行梳理和簡化,反饋速度更快,保證企業從上至下都能向同一目標前進,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這只是數字時代的一角,而結果也非常顯著: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佔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信息及圖片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讓人類的物質生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是在“技術大廈”的背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影子。

如果說工業革命的機器是對人類身體的「補完」,那麼現在的技術似乎正在向人的價值、意義層面發起挑戰

《科學》雜誌指出,到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崗位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一項對47個國家的十多萬人做的研究,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是否認爲自己的工作有社會價值?四分之一的人要麼不確定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社會價值,要麼就是確信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對社會沒有價值。

機器竟然讓人類開始質疑自己價值和重要性,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效率面前,機器變成了人。

AI呼叫中心已經開始大面積取代人類電話客服,很多人都接過這樣的電話——

“您好,X先生/女士”

停頓一兩秒鐘左右

“哎,您好,我是XXX……”

某智能呼叫中心主要功能

在比較匆忙或者沒有注意聽電話的時候,我們一定會認爲是真人,等到這樣的電話接多了,聽得時間比較長了才發現是機器人在講話。我們當然相信,未來這種AI呼叫體驗會越來越好,類似應用也會越來越多。

過去是人適應機器,與其共同工作,而現在是機器理解人的需求和行爲,主動去適應人類。當算法比你更瞭解你之後,下一步會發生什麼,無人知曉。這種“潤物無聲”的瞭解和控制,更值得警惕。

誠然,在AI從業者眼中,這種擔憂是杞人憂天,因爲現在的AI還遠未達到“智能”的階段,只不過“看上去”很聰明。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整個世界都在希望更“智能”的機器儘快誕生。

值得玩味的是,AI呼叫中心的宣傳語是:AI智能呼叫中心解放人力,讓人迴歸人的價值。

人的價值是什麼?被機器替代的“工具人”還能否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世界急速奔跑的時候,“人的工具化”的程度也隨之加深。在追求效率的路上,工具卻越來越像人。那麼,這是不是對人本身的一種否定?未來的人類又會是何種形態呢?

03 2049年:萬物皆可賽博格?

我們經歷了三輪科技革命,技術帶來的效率進步毋庸置疑,這已經成爲人類社會的共識。在此之後,我們毫無疑慮的全面擁抱科技,希望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

但是,人類本體的價值似乎正逐漸被機器弱化、蠶食。

究其原因,是由於技術發展可以提高機器的智能和效率,但是自然進化的人體卻無法實現“疊加式”進步

從基因的角度看,《科學》雜誌發表過一篇研究,影響人腦大小的一個基因“異常紡錘型小腦畸形症相關基因”——ASPM,約在6000年前出現,然後在人類種羣中迅速擴張。

科學家猜測,這個基因的出現是人類擁有語言能力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ASPM誕生之後,直至現在的6000年間,都沒有再次更新,而6000年的技術發展卻是天翻地覆的。

這意味着,人類自我的進化已經無法滿足效率的需求,我們只能用更長的時間去追趕技術的速度。

如果要平衡身體、技術、效率三者之間的關係,賽博格就成爲了一個必然的選擇。技術與效率的雙重驅動下,人類走向全面的身體改造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早或晚而已。

賽博格Cyborg,即人類與電子機械的融合系統,圖爲示例

那麼,如果用失去一部分肉身爲代價,更換一個更強的器官,你願意嘗試嗎?

近日,深圳一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而這家公司主要專注在「磁懸浮人工心臟」的研發。隨着人類壽命的增長,心力衰竭已經成爲人類死亡的常見病因之一,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

2019《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首位,預估心血管疾病患者3.3億,心力衰竭患者約有1370萬人,終末期心衰患者高達60萬。而心衰死亡率也很高,佔心血管疾病住院死亡的40%,約50%的患者在診斷5年後死亡,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癌症的2至3倍。

現在,人工心臟已成爲國際指南推薦的心衰標準化治療方式之一。但是受供體匱乏等原因的影響,我國每年只能實現600例左右的心臟移植手術,人工心臟是終末期心衰患者爲數不多的選擇。

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人工耳蝸、智能假肢解決的是健康問題,而日常的手機、智能手錶,甚至外骨骼增強了人類獲取信息、提升體力等效率方面的需求。

更何況,在不遠的將來還有腦機接口的應用,我們似乎離賽博格的世界越來越近,甚至未來人人都是賽博格。

如果繼續以「提高效率」爲目標,更強壯的軀體,更聰明的大腦,不僅是機器的追求,也是人的追求。

但是,這種選擇仍然存在巨大的風險——

機械義體、基因編輯是否會成爲“少數人”的權利?

如果個體能力更強,人類是否還需要大量的“低端人口”?

一旦機器智能可以達到人的水平,爲什麼機器要“供養”人類?

更重要的是,如果賽博格可以解決自然進化和技術進步之間的鴻溝,那我們就將面對一個更爲本質的、古老的悖論——特修斯之船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

最終,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在追求效率的路上,我們最終是走向“本體”的死亡,還是由技術之手獲得新生?

我們還沒有答案。

借用《攻殼機動隊》草雉素子的話——

“世界真是寬廣啊,

我們無法認知的下一個社會,

已經開始孕育了。”

動畫《攻殼機動隊》截圖

(本文未經造就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全球科技通史》吳軍,中信出版社

《第三次浪潮》阿爾文·托夫勒,中信出版社

《巨獸》喬舒亞·B·弗里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類人猿、賽博格和女人》唐娜·哈拉維,河南大學出版社

《“人工心臟”技術再獲突破,「核心醫療」獲近億元A輪融資》頓雨婷,36氪

《這種致死率高於癌症的疾病,並非是衰老的正常現象》黃楊子,上觀新聞

《脊椎動物腦容量相關基因的進化分析》葉瑀、張靜淑、李嶺

《2019最大的威脅,是對不確定和變化的抗拒》Michele Wucker,造就

作者 | 王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