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期以銀行保險爲代表的金融股表現相對出色,但在部分基金經理看來,這只是暫時性的估值修復行情,是資金在年末調倉過程中尋找的臨時“避風港”。放眼更長的時間週期,成長股投資依然是市場的主線,而港股有望成爲未來科技股投資的主戰場。

“距離年底還有兩個多月,但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已經活在了2021年。”一位績優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他近期密集調研的仍是科技板塊。隨着調研的深入,來年的佈局方向愈加清晰了。

短線週期 長線科技

鵬揚基金總經理楊愛斌認爲,近期銀行板塊的上漲屬於預期修正行情。“過去市場對銀行的估值很低,但是根據最新報道,監管政策對銀行盈利的窗口指導有調整的可能。如果監管政策出現調整,那麼銀行的三季度盈利特別是國有大行的盈利可能會小幅回升,到四季度甚至可能出現大幅回升。到明年,銀行的盈利增長可能更好,這個是存在預期差的。”

“在我看來,銀行股的上漲根本不能算是估值修復行情,最多算是微調,我們是不會參與這種短期機會的。”一位投資總監直白地表示,仍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跟蹤新能源、光伏等核心標的上。

海通證券研報顯示,參考歷史經驗,四季度市場往往會出現結構上的再平衡。截至10月23日,今年以來地產板塊累計下跌6%,排名倒數第二,銀行板塊下跌5%,排名倒數第三。從基金的配置力度來看,截至2020年二季度,基金重倉股中銀行股市值佔比僅爲2.4%。臨近年底,這些低漲幅、低配置板塊可能再次成爲被博弈的對象。

一位績優基金經理承認,在今年剩下的交易時間裏要想獲得正收益,大概率要依靠金融、週期這些品種來實現。其中,金融板塊包括銀行、保險、證券,週期板塊包括汽車、農業、環保、化工等。但他認爲,這只是短期行爲,放眼更長的時間週期,成長股投資依然是市場的主線。

“新技術發展週期和自主可控主題,依然是當下相關產業的主旋律。技術演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狀態,要根據未來可能出現的場景及時對公司作出定價、評估,這也是我最近有些忙的原因。”該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密集調研的領域包括半導體、電子、汽車智能化等。

從市場表現來看,雖然國慶長假後的反彈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調整中趨於消失,但新的上漲動力正在孕育。10月26日,海康威視盤中一度漲停,市值突破4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機構調研記錄顯示,10月以來,海康威視接待機構調研總量高達324次,在所有個股中排在首位。除此之外,機構調研歌爾股份和美亞柏科的次數也較多,分別是281次和143次。

港股或成科技股投資主戰場

對於科技股投資,一些基金經理表示,下一階段的投資結構會發生一些變化。

“站在當前時點,半導體和5G的帶頭作用有所減弱,一是因爲股價反映得比較充分,二是因爲自主可控實現的難度和需要的時間增加了。但科技股的投資機會仍然很多,包括新能源車產業鏈、高端裝備、特色原料藥、雲計算、港股互聯網板塊等。”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投研負責人表示。

雖然港股今年以來整體表現一般,但多位基金經理對港股市場優質互聯網個股的看好情緒有增無減,一些基金經理甚至認爲,港股未來有望成爲科技股投資的主戰場。

“隨着港交所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納入港股指數不斷放寬條件,以及中概股赴港股上市的快速推進,港股指數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科技和可選消費比例大幅上升,未來互聯網公司的權重還會不斷增加。指數結構的變化會帶來基金配置的增加,無論是主動基金還是被動基金。”有基金經理分析稱。

在他看來,互聯網公司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較高的壁壘和極低的擴張邊際成本,疊加港股運作機制的改革,將產生很好的投資機會,未來港股互聯網板塊有望成爲引領恒生指數的風向標。

投資者的偏好從資金流向也可一窺端倪。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3日,南向資金今年以來淨流入超過4500億元。相比而言,北向資金淨流入僅1000億元,資金流入港股市場的意願十分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