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金刚川》,发觉真的不如看史料时的那般能让人激情彭拜。

这是为何的呢?

看史料的时候,心都是颤抖的。

那是真正的惊天地泣鬼神。

在当时看史料的时候,心中总期盼能够出一部能够再现出当年志愿军的精气神。

终于,《金刚川》来了。

本来是抱着澎湃的心情去看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已经做好了激动的准备,甚至在走入电影场的时候,心情都激荡的。

可是,真的看了电影后。

虽然感觉也很感人,但心中依然有些些失落,也许是期望太高了吧。

整部电影,还是无法完全体现新中国人的精气神,故事也没拍出战略感,也没有那种紧张感。

再看看以前拍的《上甘岭》、《英雄儿女》,是有情节推动着发展的,高潮和升华部分感觉合情合理,不用刻意渲染,观众的情绪也跟着被调动起来。

而反观《金刚川》,似乎只能靠画面、靠声音来提醒观众,高潮来了。

再看看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是经典。

也许,当时的人们更能体会到当时的精气神,当时的人们更接近历史,更能够感同身受。

而现在,也许时间过得有些久远了,也许某些精气神在逐渐的消失,或者说在被淡忘,再难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当然,拍这部电影,拍得如此的匆忙,赶着时间上架,很多地方是很难到位的。

我们需要铭记历史,但如果没有认真的态度,为了拍而拍,为了赚钱而拍,那历史就可能失真,这是对历史的最大的不尊重。

说真的,还不如看纪录片:冰血长津湖!

如果有一天,真正的历史被都被商业化拍出来,那我们真的是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那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

总有人问,为何现代科技进步了,拍摄技术进步了许多,为何却很难拍出经典的作品呢?

因为影视作品一旦刻意迎合观众的口味,为了赚钱而过于商业化,一切将会失真。

失真了,就没有了真正的真情实感,就没有切实的代入感,那如何能够感人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