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端白酒战悄然打响。

虽然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目前白酒行业已处于产能过剩阶段。但不可置否的是,高端白酒之战,产能扩充仍是业绩增长的考核之一。对此,郎酒似乎已经筹谋多年。

昨日,2020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仪式在四川郎酒庄园隆重举行。据中食财经统计,这一酿酒区若完全投产,郎酒产能将提升200-300亿元,这将标志着郎酒规模或扩大一倍。

01

耗时8年“攒家底”?

众所周知,郎酒近年来一直处于上市边缘,多次试图冲击资本市场。今年6月,证监会网站发布了郎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郎酒就此拿到了资本市场的准入证,离踏入资本市场只差临门一脚。

昨日,郎酒宣布新酿酒区的启用,可谓是给处于“关键期”的郎酒上市加了一层屏障。

据了解,此次酿酒基地的修建耗时弥久。从2012年始距今历时8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郎酒酱酒产能2万吨、制曲6万吨,新增年产值200至300亿元,将与郎酒庄园其它核心生态酿酒区一起,共同形成5万吨优质酱酒年产能。此项目属于郎酒庄园五大核心生态酿酒区之一,占地1200亩,总投入50亿元。

启动仪式上,郎酒董事长汪俊林表示:站在百亿起点,站在吴家沟历史关口,百年郎酒正迎来历史巨变,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一步新增一个百亿酱香郎酒。

从产能来看,酿酒区的启用无疑成为郎酒面对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节点的一大核心助力。不过,“家底”夯实之后,其他指标能否同样经得住考验呢?

02

IPO缘何频频落空?

据了解,今年6月份的上市申请,已经是郎酒第3次冲击资本市场。

从最近发布的招股书来看,郎酒似乎是有备而来。业绩连续三年增长良好,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51.2亿元、74.8亿元和83.5亿元,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3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4.44亿元,后两年增速分别达140%和237%,增幅在整个行业中名列前茅。

“以郎酒这样的体量和发展速度,上市计划稳步推进几无悬念。”有业内人士坦言。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郎酒的营销指数较同行偏高。数据显示,郎酒近三年来销售费用分别为18.21亿元、29.32亿元和19.37亿元,高出行业均值17.7%、21.73%、4.69%。

另外,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郎酒股份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67.06%、67.02%、66.06%。而2019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49%、28.48%、32.38%,郎酒66.06%的资产负债率也远高于三家。

复盘郎酒前两次IPO,最早在2007年,郎酒计划上市,但规模和业绩限制致使上市时机还不成熟,公司暂停了上市计划。2009年,处于行业发展黄金期,业内都认为此次可以顺利上市,但是次年,上市计划再度终止。不过,具体原因并未透露。据消息称,或是由于股改问题以及商标归属存在质疑导致上市计划再度搁置。

03

高发展能否持续?

总的来看,郎酒的高发展伴随着不少风险因素。

究其发展原因,与营销战略密不可分。其中一项规划便可窥见它的“野心”。2017年6月,郎酒将旗下高端品牌青花郎的广告语从“酱香典范”换成“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并且将其作为高端品牌进行重点打造。两大酱香酒的另外一位,不言自明。

此次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启用的同时,郎酒更是联合《朗读者》栏目,以青花郎冠名节目,进一步为郎酒造势。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与贴上文化标签的《朗读者》节目联名,在品质之外,其文化影响力也会有所提升。

“未来5到10年,郎酒要与茅台平起平坐,我们有这个信心,有这个能力”,据媒体报道,汪俊林曾在一次会谈中表示。

不过,郎酒瞄准酱香酒第二位置,面对自身问题以及外部的强敌环伺,可谓是长路漫漫。

那么,郎酒上市之路还要多久?目前国台酒业启动IPO伺机上市,背靠茅台的习酒同样蠢蠢欲动。在行业高度集中化的趋势下,增长较大空间已经被几大头部企业瓜分,郎酒要真正实现上市,尚需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