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浏览商家的素材库,里面全都是真人生活照、自拍照等充满个人隐私内容的照片。(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

人要脸,树要皮。现在,我们悄然进入刷脸时代,处处要脸,但是,我们必须给商家要脸立规矩,否则,我们的“脸”就会被拍卖,就会成为某些利益熏心之徒的暴利工具。公民人人要脸,必须防范不要脸人侵犯权益。

犯罪就在我们身边,危险正悄然逼近,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今年8月13日,杭州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多个网络平台盗取了数千条个人信息准备倒卖。今年年初,浙江衢州犯罪嫌疑人使用盗取的信息注册某金融平台账号。这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利用“AI换脸技术”非法获取公民照片进行一定预处理,而后再通过“照片活化”软件生成动态视频,骗过了人脸核验机制,实施犯罪。面对这种新型犯罪,给商家“要脸”立规矩迫在眉睫,他们必须对公民的“脸”进行完善的保护。

抓住重点环节,为公民的脸部信息上两把保险锁。现实中,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存储环节。大量的人脸数据都被存储在各应用运营方或是技术提供方的中心化数据库中。这就如同一个巨大的人脸资源库,一旦服务器被入侵,高度敏感的人脸数据就会面临泄露风险,一旦被犯罪分子利用,就会给公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如何保证公民的“脸”不被盗窃,必须为这个信息资源库上两把保险锁,一是技术上的,二是制度上的。督促商家,使用刷脸,必须承诺保障公民脸部信息不被泄露,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教育引导;其次,必须对商家泄露公民信息实行惩戒机制,不但要进行经济惩罚,而且要进行制度性惩罚,限制其采用刷脸支付。

健全法制,为公民撑起脸部信息保护伞。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律规范,规范商家的刷脸行为,制定制度标准,让刷脸支付走上法制轨道,防止商家乱作为,甚至借脸牟取暴利。《网络安全法》《民法典》都有具体的规定,还需进一步健全,更好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我们要更加精准,更加细致的完善。我们的法律应该为公民刷脸保驾护航,促进刷脸经济的健康发展。

刷脸生活,大势所趋,技术法治必须跟进。有专业数据显示,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约合508亿人民币。而在我国,截至今年10月14日,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已经突破1万家,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历史长河文明向前,不可阻挡,但是,我们的技术保障必须跟进,法律法规必须护航,唯如此,才能防范刷脸刷出隐患,才能保证刷脸时代刷出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