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佈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裏隨着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這樣一個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遙遠的冰天雪地,科學家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又經歷了怎樣特殊的一年。兩名中國科考隊員爲我們揭祕。

10月12號,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北星”號破冰船抵達德國不來梅港,歷時389天的“馬賽克”北極探險宣告結束。

“馬賽克”項目負責人 雷克斯:可以說此次考察在目前和未來很長一段水間內,都是極地研究的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如今我們帶回來的大量數據和樣本,將永久地改變氣候研究。

“極星”號破冰船船長 伍德里奇:當我們今天抵達不來梅港時,心裏感覺很溫暖。的確,這是一次獨一無二的旅行。

“馬賽克”探險是一個由德國主導的大型國際合作科考項目,耗資1.4億歐元(約合11.14億元人民幣),執行主體是德國的“極星”號破冰船,隊員則來自德、美、中、俄等多個國家的80多所研究機構。

“馬賽克”項目負責人 雷克斯:“馬賽克”探險的總體目標是爲在我們的大氣模型中建立不同的單個變化模型提供更好的基礎。

“馬賽克”項目的全稱是“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浮觀測站”。(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這些詞彙的縮寫正好拼成了“MOSAiC”,也就是“馬賽克”的英文單詞。

不同於傳統的北極科考,科學家們需要把“極星”號破冰船凍在北冰洋的海冰中,使其變成一個臨時的科考站,再以此爲基地,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對周圍的海冰、海洋、大氣、生物等要素進行觀測。

上一次進行北極漂浮觀測的,還是127年前的挪威科學家弗裏喬夫·南森。

1893年6月24號,南森從奧斯陸起航,駛向北冰洋。他歷時3年完成北極探險,並收集了大量有關洋流、浮冰、水文、氣溫和海生物等方面的寶貴資料。

一百多年後,2019年9月20號,在俄羅斯“費多羅夫院士”號科考船的支持下,“極星”號從挪威特羅姆瑟港口出發,前往北冰洋。

科考隊面臨的第一大難題是,尋找一塊合適的浮冰,將“極星”號凍住。

任健,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他參與了“找冰”和“凍船”的全過程。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首先你要找到一塊合適大小的便於你未來一年做研究的一塊冰,(冰)不能薄,否則一塊就碎了,也不能漂得太快,或者說其它各種條件不滿足。要大小合適厚薄合適,然後位置也合適,因爲你如果離大洋太近的話,它一會兒就漂起來。

他們在北冰洋尋找了足足兩週時間,終於在極夜來臨前,在北緯85度,東經134度找到一塊可以固定科考船的海冰,科學家們稱之爲“夢想浮冰”(Dream Flo)。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科考隊都在極夜中度過。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我是1月份回來的,相當於從10月份到1月份整個期間都是沒有見到太陽的。天上最亮的天體是月亮,那時候月亮確實很亮,很特別的一種感受。

科考隊還花了18天時間,在浮冰上搭建起一座研究基地。科考所用的設備都被布放在不同的分區,在“水下機器人”中心,利用遠程操作工具,就可以收集海冰之下的觀測數據,並將這些數據傳回“極星”號;在海洋中心,科考隊員在冰層上鑽孔,把觀測設備降至海冰之下,採集海水樣本;在海冰研究中心,科考隊員們可以研究和觀察海冰和冰上的雪覆蓋。而在大氣中心,科學家們可以收集研究大氣和空氣成分。

在中心觀測點之外50公里處,還設有幾十個微型監測站,實時觀測和傳輸數據。此外,“馬賽克”項目還首次在科考中配備了飛行小分隊,從空中進行配合採樣觀測。

被凍住的“極星”號和這座研究基地,同這塊“夢想浮冰”一起,隨着“穿極流” 穿過北極點,向南漂移。

在漫漫極夜中,科考隊員們開始了繁忙的工作。任健回憶稱,在零下30度的黑夜裏,即使想在浮冰下布放一個設備,都充滿了挑戰。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他們有一些外國人覺得,你們中國人沒放過這個東西,可能放不了。他們就會,不能說是懷疑我們,就是確實有一些不放心。因爲在冰上如果出現意外的話,是非常危險的。不光是儀器危險,包括對現場人員的生命,也都會有危險。

無邊的黑暗,極寒的冰面,陌生的隊友,還有隨時出沒的北極熊,任建說,在布放前一夜,他緊張得徹夜難眠。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放完之後,我就躺在那個冰面上,看着晴空滿天的星星,因爲很暗,能看到很多暗的星星,就覺得很舒服。雖然很冷,但是那時候不覺得。

由於被凍在冰裏,“極星”號無法通過移動來躲避極地風暴。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需要飛機接應,科考隊會在破冰船附近修建一條冰跑道逃生。

除了來自各國的專業科考隊員和專業設備,“馬賽克”項目還配備了專業的支持團隊。

當然,還有安保人員來應對隨時出現的北極熊的襲擊。

中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任健:我們第一行段碰到了好多次北極熊,有幾次是特別近的,就是媽媽帶着寶寶,就在船邊,它們嗷嗷在那邊叫。一方面挺可愛,另一方面也挺可憐,因爲他們肚子餓了,但是這種情況下,你就堅決不能喂他們喫的。因爲餵了它了之後它就不會走了,不會走的話,你就沒法下去採樣或者作業。

中國考察隊員莊燕培前往北極時,正值極晝期間,太陽一直徘徊在空中,他也需要做24小時連續觀測。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莊燕培:在船上除了兩位中國科考隊員,還有一位中國船員,這位中國船員給我們做了燒餅,我們就喫着燒餅過了中秋節。然後現在在北極因爲是夏天,其實看不到月亮,只能看到太陽,所以說我們也是,想象着月亮,喫着燒餅度過的中秋節。

此次北極之行,研究人員蒐集了150萬億字節數據和1000多份冰樣本。 而這些成果將會把人類對北冰洋的認知提高到新的階段。

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 卡利茨採克:研究人員收集了大量數據,將使未來幾代人受益。因爲在氣候變化的“震中”,北極收集的數據將彌補該地區的關鍵數據缺口,這將有可能使氣候模型更加精確並最終重新評估它們。

“馬賽克”項目的負責人雷克斯強調,此次北極科考,首次進行了跨學科共同研究,包括北極氣候系統中的海冰、雪、海洋、生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等學科,這使得“馬賽克”項目對北極的觀測更加系統。

“馬賽克”項目負責人 雷克斯:北極氣候系統非常複雜,你得把它想象成一個發條鬧鐘,由無數系統組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就像時鐘的齒輪相互齧合,現在我們打開了這個複雜的發條鬧鐘。我們走進去研究每個齒輪、每個彈簧、每個鉤子和螺絲的功能。

在結束了爲期一年多的觀測之後,“馬賽克”項目的科學家們帶回了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稱北極恐怕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一年多的“馬賽克”探險已經結束,科學家們親眼見證了全球變暖對北極地區的劇烈影響。然而,科學研究還遠未結束。未來兩年,科學家們將對此次科考收集的大量數據和樣本進行分析建模。而這些研究,將有助於我們瞭解氣候變暖對北極地區乃至全球氣候有怎樣具體的影響,並幫助預測未來20年、50年或100年的氣候變化趨勢。

本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