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有两个知名勐宋,茶山风格是不同的。

一个是勐海勐宋,就是那卡茶的区域

一个是勐龙勐宋,从做茶的角度来说,勐龙勐宋是布朗风格的茶。

今年大臻去布朗山我们选择了从景洪到大勐龙的路线,一路上很多知青年代的印记和名称,比如东风,红星,红旗,这样的地名,比如某某农场,和特有的植物。

不同的人文风情,金碧辉煌的傣民族建筑还在展示着西双版纳主人的光荣和梦想。

坝子里也种了不同的果物,比如火龙果。

过了平地之后,当海拔慢慢升高之后,整体的茶山气质还是出来了。

这个区域人少地多,村寨散乱分布在高大的森林各条路线中,估计 只有当地人才能分得清。

大勐龙勐宋古茶山包括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曼伞、邦飘3个村委会古茶树古茶园资源分布区域。 均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适宜、上壤肥沃,适宜茶树的繁育生长。

在沿线也有比较多的茶山线路,卫东也在这条路线上。

大勐龙、勐宋茶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苦茶”与“甜茶 ”。

“勐龙镇勐宋村的古茶园有苦茶和甜茶,就连茶园主人自己都分不清楚,需要在采摘时咀嚼芽叶才能做出区分。”

历史上,这里古茶山地处澜沧江以南,交通不便,虽有部分茶商马帮来收茶驮茶,但茶叶知名度不高,在史籍中没有记载。

从当地居民世系及古茶树生长状况来加以推算,古茶园种植历史在200-300年间。勐宋茶叶品质优良,清代民国时期就已是普洱茶的原料产地,民国时期经常有茶商马帮到勐宋收购茶叶。

勐宋村委会位于东经100°35′,北纬21°35′,是哈尼族聚居的边境村寨,其中,大寨、曼家坡坎、曼窝科、曼加干边、曼加角、曼卖窑6个寨子为僾尼人,阿克、丫口两个寨子为阿克人。

这些哈尼族主要是从勐海南糯山搬迁而来的,最早的已有15代。勐宋村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80%,土壤以红壤为主,表土肥沃,气候温和,降雨适中,有利于古茶树的生长。全村8个寨子均有古茶园,各个寨子的古茶园又多穿插、交织在一起,大小共有9个片区,据说总面积5000亩左右,年产干毛茶在100吨以上。

大勐龙勐宋古树茶味道浓烈,苦味较重,回甘持久耐泡。在普洱茶界有苦茶之乡的美誉。主要归纳以下几点:.条形肥厚壮实,芽头露毫油亮。耐泡度极高,比一般茶叶的出汤率高。苦味浓烈,入口即苦,有些掩盖了其它的韵味的感觉,但是中后期味道极好。香型独特,韵味饱满,苦味化散稍慢一些,但回甘持久,喉韵清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