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迎来了第7个全国扶贫日。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中国已经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就:连续7年年均脱贫人口突破千万,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底的0.6%。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中国付出了巨大努力。

比如2014年,全国尚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到了2015年底,伴随着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国最后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

在实现“全民用电”的背后,国家电网人在高原险峰、在深山老林克服重重困难,架电杆拉电线,将电送到险峰、送到绝壁,甚至把电送上了珠峰大本营。

如今,不仅村村通电,而且全国的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的比例已经双双超过98%,光纤到达率和4G覆盖率基本实现了城乡无差别。

除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宽带,帮助农村搞好基建,对口扶贫模式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承担了对口扶贫重任。

比如,浙江省积极帮助对口地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在今年前8个月,便累计采购销售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37.44亿元。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在扶贫方面也是下了大功夫。为提高对口帮扶地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促进产销对接,上海推出“百县百品”行动,从每个县选择1类至2类带动效果明显的特色优质产品进行重点推介,仅今年以来,上海累计销售扶贫产品金额已超过20亿元。

最近,上海还举办了第三届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来自云南、贵州遵义、西藏日喀则等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齐聚拼多多直播间,日喀则的青稞、黔南的刺梨、普洱的茶叶、临沧的坚果等农货十分受欢迎。

电商可以帮助农产品出山出村,进入城市,是帮助农民脱贫的利器。在今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拼多多便获颁了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这是对其扶贫助农的极大肯定。

中国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便撰文点赞道:中国大量贫困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进入人们的购买清单,在疫情大流行期间,这种方式已成为消除贫困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