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吐槽一下電影《金剛川》。

電影剛剛上映一日,豆瓣評分就已經下滑到6.9分,憑心而論這個分數確實是低了,雖然有一些趕工的痕跡,電影本身的完成度卻已經超出了我本人的想象。

個人評價分數爲7.5分,故事講得很少,但想說出來的卻很大,作爲一部在三個月內完成的趕工電影,它的質量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如果你看這部電影之前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抱着太高的期待,那麼《金剛川》依然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戰爭電影。

電影《金剛川》的背景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最後的一場戰役(金城戰役),時間點爲1953年7月13日至27日,它的結果將會決定我國能否在談判桌上佔據主動,而金剛川的故事本身就是金城戰役的一個縮影,也是整個抗美援朝戰場上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突出點。

和敵人擁有的重火力和制空權相比,志願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夜晚,而這部電影中一個非常無奈的事實就是,導演們爲了讓觀衆們能夠理解這個故事,將志願軍修橋和美軍炸橋的事情反覆講了三次,分別從志願軍,美國飛行員和炮兵小隊三個角度,反覆地強調時間線,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麼。

電影中整體上的時間大概在一天左右,而現實中志願軍將士們奮戰了整整經過7天7夜,在美軍的炮火和轟炸下硬生生的修出了一座橋來。

製作橋的材料是沿岸的樹木,但是對於志願軍的將士們來說,它幾乎是由鮮血和汗水澆灌而成的,金剛川橋前後被摧毀七次,最嚴重的一次被直接炸掉了百分之70以上,但是那些志願軍戰士並沒有放棄,依然奮戰不休將橋樑架好。

對於士兵們來說,他們的任務是前進和修橋,但是對於敵人來說,這座由木頭製作而成的橋卻是怎樣都炸不爛的。

因爲他們在破壞了木橋之後,志願軍戰士們就會馬上收集材料,以最快的速度將他修好,炮火和炸彈可以毀掉橋樑,但無法摧毀人們心中保家衛國的意志。

電影的優點非常明顯,這部電影講述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從志願軍的角度,就是修橋和渡橋。從美軍的角度,就是破壞這座橋樑,三個角度反覆交代,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輕易看懂。

戰爭雖然規模不大,一些大場面卻一點都不欠缺,雖然沒有其他戰爭電影中那些描寫正面戰場的慘烈,卻讓人感覺異常精彩。

然而這種三個導演,從三個角度,拍攝同一個故事的做法可能也是最大的問題。

其實還是那句話,這部電影的製作和拍攝時間真的是太趕了,由於之前疫情的影響,劇組停工了數月之久,而重新開拍的時候距離電影上映僅僅有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拍完一場戰爭電影,還要加上後期製作的時間,可以說負責這部電影的所有人都很拼,在最快的時間內拿出了一個最完美的作品。

故事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那就是劇情過於簡單,缺少打磨,還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這其實真的沒有太多的辦法,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拍一個簡單一點的故事。

比如夜晚的燈火通明,很明顯根本不現實,因爲志願軍在夜晚是一定要燈火管制的,當然這樣拍出來也是爲了照顧觀衆們的感受。

有很多人拿管虎導演的《八佰》和《金剛川》做比較,然而現實卻是前者被他打磨了很久,擁有充足的資金和準備時間。

如果給導演們更加充足的資金,那《金剛川》絕對可以完美超越《八佰》。

而後者的拍攝任務可以說是非常急迫,能準時上映就已經非常不錯的,所以這也導致在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的重複鏡頭,這也是導演們不得已而爲之。

其實兩者所用的手法是相同的,本質上都是以小見大,但相對而言,我反而覺得《金剛川》更加真實。

《八佰》確實很好看,戰鬥場面都是經過精雕細琢的,這是《金剛川》這種電影無法與之相比的,但在故事性上它明顯更加優秀。

這只是一個修橋和過橋的故事,爲何導演們要反覆強調了三遍呢?

因爲那座橋樑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座木橋,也是中華民族打不斷的脊樑。

抗美援朝本身就是立國之戰,讓世界看到新中國的力量,讓人西方知道我們不是好惹的。

志願軍的武器和美軍相比天差地別,由於缺少制空權,整體上的補給也一直處於緊缺階段。

而金剛川上那座橋樑最大的作用除了運兵就是向前線運送彈藥和補給。

在這場戰役中,它的作用就相當於是前線將士們的生命線,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志願軍將士爲了這座橋樑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搭建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