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鹏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国家森林城市”榆林,历史上却因黄沙侵袭而被迫三次迁城。

侵扰城池的是毛乌素沙地。这片沙地在公元5世纪还是一片绿洲,水草丰美,但因连年征战、过度开垦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植被消失殆尽,就地起沙,逐渐形成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毛乌素沙地盘踞在陕西、宁夏、内蒙古三地,占地4.22万平方公里,其中活跃在陕西省榆林市境内的约占1/3。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乌素沙区沙化程度达历史之最,榆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9%。“刮上一场风,白天点上灯,喜鹊丧了命,毛驴掉沟中”,这是当时流传于榆林定边地区的顺口溜。风沙甚于兵燹,覆盖草场农田,漫过屋舍村庄,直逼城垣。

“到20世纪70年代末,北出榆林城不足一里路,就能看到大片连绵的流动沙丘。”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石长春回忆。眼看沙子还在持续南侵,再不治沙榆林很可能要考虑再次迁城。人畜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千百年来饱受风沙之苦的榆林儿女,决定向黄沙宣战。

从“见沙怕”到零星治沙

榆林最早的治沙探索是在20世纪50年代。“面对如此大面积的沙地,人们完全不知从何处着手。”石长春说,当年治沙造林亟需专业队伍和技术。

1954年起,中国科学院组织考察队对榆林沙地进行综合考察。面对沙化土地日益扩张的严峻形势,1959年,考察队决定在榆林地区组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开展治沙专项研究。随后,研究所筹建了我国第一个治沙造林林场——陕北防沙造林林场,并在榆林地区长城沿线陆续设立了20个国营林场和10多个国营苗圃,探索培育适宜栽植的树种。

没有经验,起初只是在村庄、路旁、河流两岸试点治沙。春天播了种、栽了苗,几场大风过后,种子被大风吹走,树苗被连根刮起。

“造什么林、种什么草、采取什么治沙技术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石长春说。

不久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和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展开科技攻关,先后从三北地区引进了多种耐干旱瘠薄、抗风沙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出沙蒿、沙柳、花棒、踏郎、紫穗槐、沙打旺等10余个优良固沙植物种,在多点造林试验的同时进行局部推广。

有了适生苗,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前挡后拉、密集式造林等技术,将造林成活率提高到50%以上。后又总结出截干造林、大苗深栽、覆膜造林等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

榆林市60多年来持续治沙造林,森林覆盖率从0.9%增长到34.8%,昔日的“沙漠之城”变为塞上绿洲。 陕西省林业局供图

规模治沙见成效

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沙区农田面积不断扩大,畜牧业发展加快,防沙治沙的方向和模式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实行以人工造林为主,辅之以封沙育林育草,把单一的栽树种草治理推向综合整治。

随后,榆林拉开以集体营造林为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会战。在榆横川道、定靖滩区和北部草滩地区开展护田林网和护牧林网建设,并建成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加快大沙、远沙治理步伐,1974年,榆林开展了我国最早的沙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多年试验探索,榆林总结出干旱、半干旱地区飞播治沙的多项技术措施,累计完成飞播治沙900多万亩,并向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推广1.5亿多亩。

1978年,我国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榆林是重要工程区之一,工程起初以杨、榆等为主要树种。

随着工程开展,造林问题凸显:冬春季休眠落叶,防护效能显著下降,同时防护林的结构和质量不稳定,森林抚育任务加重。

樟子松,一种耐寒耐旱的常绿乔木。70年代末,以陕西省林科院治沙研究所孙祯元为首的一批治沙专家、学者,深入大兴安岭林区,观察、总结樟子松生长规律,用近10年时间攻克了樟子松引种育苗、造林试验、扩大试验等重重难关,成功在榆林栽活近万亩樟子松试验林,随后在沙区广泛种植。

目前,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保存面积超过300万亩,其中榆林沙区130多万亩,形成100多个万亩以上和若干个5万亩以上的集中实施区,增强了防风固沙效益,沙区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多,林种结构及林分质量得到改善。

英雄儿女上“沙场”

治理毛乌素沙地,离不开倔强的榆林儿女。

1974年5月,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54名平均年龄18岁的女民兵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来到当时风沙侵蚀最严重的补浪河黑风口安营扎寨,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40多年,300多人,一茬又一茬女民兵奋斗在治沙一线。从组建至今,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修筑饮水渠35公里,让1.44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在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99岁的郭成旺老人的记忆中,40多年前,毛团村周边都是黄沙,有时候一场风刮过,地里的庄稼就被沙子全埋了,村里人吃饭烧柴都很困难。

1985年,已经年过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边的沙地种树,防止风沙侵没农田,同时让村里人有柴烧。“开始的那些年,风沙太大了,种下的树常常一晚上就给刮出来。”郭成旺咬着牙继续种,树木慢慢扎根,扛住了风沙,逐渐成林。

郭成旺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接手继续种树。凭着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将4.5万亩黄沙变成了绿洲。

代代传承的,还有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的张立强。2000年后,张立强接过母亲牛玉琴的担子,在造林治沙的同时,还带领乡亲们种植林果、发展林下经济。定边县白泥井镇的石光银在狼窝沙奋战了30多年,去年,他的孙子石健阳加入治沙队伍……

在榆林,治沙的故事如绿色绵延,层出不穷。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先后涌现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和集体43个、省级200多个。

黄沙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深入开展,榆林沙地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沙地以年1.62%的速率缩减。

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榆林市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472万亩,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这就意味着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每年发生30多次的沙尘暴已经几乎不再发生,年扬尘天气由100多天减少到10天以下。全市林木保存面积从1949年的60万亩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34.8%。

此外,榆林建设樟子松、长柄扁桃、沙棘等百万亩基地,推广油用牡丹、长柄扁桃、樱桃等经济林新品种,实现沙里淘金。目前,榆林经济林面积400多万亩,拉动全市农业人口年均增收1900元,201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近75亿元。

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已成为人与动植物的宜居之地。榆林现有470种野生植物、90多种新引进栽培绿化植物、37种国家二级以上野生保护动物。湿地面积69万亩,位列陕西省第二名。建立了各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沙漠绿洲成为生态乐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