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路移动机械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相对于机动车而言存在底数不清、污染控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问题。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属于特种设备非道路移动机械达2万台,流动式的设备更是不胜其数。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占排放总量的59.65%,已成为大气氮氧化物排放的首要来源。

为破解监管难题,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多措并举,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形成全链条监管机制。

联动宣传,精准施策,严把入场关

福田管理局组建辖区内400余家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成立工作微信群,宣传贯彻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政策及尾气排放要求。联合各职能部门,要求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及行业主管项目时,做好机械入场把关,入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需提供尾气排放合格监测报告。

拉紧红线,严查违规

检查辖区内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企业196家次,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开展监测47家次,监测机械233台次,责令91台超标机械退场,查封4台在福田辖区(低排区)内使用的高排放机械,依法立案查处32家违规企业,拉起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红线。

环保认证,编码跟踪

针对机械租赁市场保有者多为个体,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的特点,福田管理局对监测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机械责令退场,对符合排放标准的142台机械粘贴监测合格标志。持续推进编码登记工作,通过微信小程序“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采集”等便捷方式,督促机械持有者注册账号并按要求完成登记申报,制作非道路移动机械“身份证”,以“人口普查”形式,打破底数不清困局。

曝光震慑,铁腕治污

将查处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行政处罚案件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及“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平台数据采集系统”中公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及曝光,进一步做好网络科普宣传工作;将政府主导的在建交通工程、住房工程、水务、学校工程等项目使用超标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情况抄报市大气污染指挥部及各主管部门,以“管项目必须管污染”的姿态,要求各主管部门做好监管职责,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奠定基础。

(来源:深圳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