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展,不仅考验的是书法家的临古能力,而且还考验书法家的创新能力,凡是能够入国展的作品,都要有临古的体现,具体地说就是一定要让评委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取法问题,在取法上,很多书法家都另辟蹊径,原因也很简单,为的就是能够让评委们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达到入展的目的,可以说很多人的书法都取法于晋唐,这样一来,就必须做到精益求精,胜出的把握就很小,为此,很多书法家就在明清书法上做起了文章,尤其是在清朝书法大咖何绍基上做起了文章,在国展,我们频频看到“烧鸡体”的踪影,“烧鸡体”看起来“丑丑”的,却在国展中大受欢迎,不少人也凭借这样的取法,取得了国展的入场券,而他还凭借“烧鸡体”连入三届国展,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看看这些作品,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在取法上,取法非常之明显,就是取法于清朝的大书法家何绍基,提到何绍基,想必很多朋友都熟悉,这是一位在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有所影响的人物,还是一位出色的藏书家、学者和教育家,这也是很多当代书法家所看好的地方之一吧,否则怎会凭借取法于他就能够入展呢?

从何绍基的行书上看,他的行书非常有特点,而且特点也非常突出,总体感觉就是一种“丑丑”的,而且,在书写上让人有一种看起来很随意的感觉,用笔上别具一格,点画安排有安排,线条上弯弯曲曲,犹如蚯蚓爬动一般,几乎每一个字都有一种倾斜之感,弯弯扭扭的,在线条的粗细上也有一种强烈的对比,视觉感受非常强烈,不仅如此,在布局上也非常有特点,密密麻麻,密不透风,这就是他的行书特点,可是国展中却大受欢迎,而欧阳维忠就凭借这样的书法连续三届入国展,让人羡慕。

何绍基的行书很是别扭,没曾想,其楷书却写得非常周正,也非常有特点,尤其是在线条上,长横非常之细,但是弹力十足,弹性好,对于何绍基的书法,分享你的见解和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