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平时儿女都在县城和镇上上班,我出门买菜就坐客车,驾驶员看我买得多的时候,还会帮我拎……”又逢墟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黄坑填大坡村付新年老人早早在村部门口等车,准备去镇上逛集市。提起“家门口的农村客车”,付新年赞不绝口。近年来,南平市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推进建制村通客车,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与此同时,农村客运也为南平带来了更多游客,带活了农村淘宝。

村民带着自家种的锥栗到集市上买。

创造条件实现百分百通客车

付新年所在的黄坑填大坡村位于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年轻人少,老年人多,距黄坑镇中心12公里,沿途山路崎岖,大部分山路为临崖路段。这只不过是南平山区路况及人口居住情况的一个缩影,南平市共有1634个建制村,去年7月进行摸底排查时,尚有12个建制村因道路通行条件差、村落人口少等各种原因未通达客车。

如何创造条件,实现100%建制村通客车?南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处长陈志坚说:“我们南平市、县两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组成调研组,一个村一个村地走,与当地县乡两级政府、道路运输企业、村民代表进行座谈,逐村分析未通客车原因,进行了多次通客车成本测算。”

陈志坚对每个村每个点的开通都记忆犹新:“顺昌县南亨村路有12.6公里都是山路,急弯又多,旁边就是悬崖,我们车子上去很困难,但是村民想通车的意愿又很强烈。在顺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修建了6.5米双车道公路,路通了,车也就通了。”

道路通行条件的问题逐一解决,然而,“通车还有一大困难,就是村里常住居民少。比如,我们去调研的时候了解到,邵武市隘上村常住人口只有17人,顺昌县武坊村整村搬迁,原村址所在地仅有几户人家居住。客源少,车辆运营效益不好,企业自然不愿意开。这种情况下我们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补助兜底,千方百计让各个村都通车,让村民们都有车坐。”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多方努力之下,邵武市争取乡镇、村委财政补助,对客源少的村落合理安排班次,每月给予运营企业一定数额的补助,帮助企业持续运营,防止“通返不通”的情况发生。武夷山市开通墟日班车,由两家运输企业共同承担通车任务,按每个运行日补助800元的标准,每月补助3.6万元,全年补助43.2万元,补助资金由武夷山市政府进行兜底,列入财政预算。

政府的财政兜底,让企业有了信心,让“村村通”有了保障。顺昌天龙公交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聚有算了一笔运营账:“企业购买新能源公交车每辆需67万元,扣除新能源车辆补贴30万元和县政府的车辆补助10万元,我们每辆车只花了27万元,政府还对每座充电桩及配电设施给予4万元补助,这就为企业省了不少钱,重要的是,之后每年的运营还有一定的补助,有了这些我们企业就不心慌了。”

南宁村村通客车。

群众口中的“近邻”

路通了,车来了,有没有人坐?能不能开得长久?答案在群众的口中。

“我的父母住在顺昌县仁寿镇上白村,每个月都要在顺昌和仁寿之前往返三四趟,过去乘坐中巴,到镇区还要转车才能回到家,现在直接就到家门口,票价也便宜。”乘客吴培玉对新公交的开通十分满意,他所说的这条顺昌至仁寿专线,南北贯通,串起了沿线数个镇村共36个站点,全程长55公里。

据了解,顺昌县已实现12个乡镇(街道)公交线路全覆盖,率先成为南平市第一个“镇镇通公交”的县市。不仅如此,顺昌至仁寿一线,原来主要以农村客运中巴为主,每30分钟一趟。如今新的公交车采用纯电动新能源车,每20分钟一趟,每辆车从原来的19座增加到30座,大大提升了群众出行的舒适感。

相较于顺昌县的客源稳定、沿线群众需求大,客源较少的建制村则是灵活采用片区经营、定制班车、墟日班车、周末班车等方式推进通客车工作。例如,邵武市“一村一策”开通4条个性化农村定制客运班线,每村每周有不同的运行日,既满足了村民的出行需求,又实实在在解决了车辆运营空驶率的问题,有效提升山区道路运输服务能力。

建阳区则是将63个建制村分区域划分,采取以乡带村、干支互补、冷热线搭配的模式,结合当地墟日特点,开通墟日班车,购买4辆7座小型客车(每车政府给予3万元补贴)参照巡游出租车管理,实行乡镇区域内各村循环运营,实现每村每月通车至少6个班次以上(每月运行3天以上),保障村民最低出行需求。

村民吴国斌说:“之前去镇上赶墟,多是乘坐‘黑车’,来回就是14元。村村通客车开通后,从村里到镇上来回只要8元,对于收入不多的老人们来说,很是实惠。驾驶员师傅人也很好,在山路上会开得很慢,照顾我们老人家,帮我们拿行李,赶完墟又接我们回去。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农村客车和司机师傅就像‘近邻’一样,一直在我们身边。”

面对村民们的夸赞,驾驶员杨建明说:“开农村客运觉得很开心,村里的老人都很欢迎我们,让我感受到了开客车的成就感。”

“村民出行方便了,企业盈利了,驾驶员从工作岗位中获得职业认同,我们交通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何而来?从这里来。”陈志坚说。

顺昌县仁寿镇富石村综合客运站。 本文图片由 叶芸 提供

购物生活“不出村”

建瓯市东游镇安国寺村是建瓯市最后一个通客车的建制村,客车停在安国寺村委会前,只见村委会大门上赫然挂着“游客接待中心”的牌匾。安国寺村下派第一书记叶道酬面对家乡的变化,更是感慨万千:“原来我们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数民族村落,去年9月客车开通以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我们,周末很多旅客来这里休闲度假。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每天的游客量更是达到了500多人次。”

农村客运的开通,成为美丽乡村一张流动的名片。松溪县梅口古埠是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双节期间开通了旅游公交专线,松溪县旅游集散中心负责人陈萍说:“双节期间我们景区每天游客量有1万多人次,公交专线的开通对我们景区是个利好,方便外地通过衢宁铁路到梅口旅游的人,也方便了没有私家车出行的游客。”

村村通不仅给乡村带来了游客,还带来了商机。走进顺昌县仁寿镇富石村综合客运站,站内的货架上,摆着香菇、笋干、蜂蜜、莲子等土特产。顺昌县仁寿镇富石村党支部书记陈贵兴介绍,这个综合客运站还是个农村淘宝站,可以代销农产品。

“原来村里的农产品要拿到镇上才能寄出去,现在农产品直接在这里寄,通过站内的公交车运出去。新型公交可以放蛮多,寄货量也比较大,价格便宜。我们这个站还有个存储室,村里贫困户生产出来的蜂蜜、鸡鸭等农产品,可以免费寄存在我们这里,再由农村淘宝店帮他们统一销售,促进脱贫。”陈贵兴说。

像这样“身兼数职”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在南平市还有很多。它们的建成和投入运营为农村客运与旅游、电子商务等业态的融合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路,“站旅结合”“站销融合”模式推动了交通与旅游、供销跨行业跨部门的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建阳黄坑、邵武拿口、光泽止马等一批示范站。

据统计,南平市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53个,项目数量居福建之首,并实现项目启动和出台市级分级激励机制两个“全省率先”。此外,以此衍生出的县、乡、村三级物流模式,有效整合了客运、物流配送、农产品销售、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网货下村”和“土货进城”的购销双向流通,解决了城乡“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难题,形成城乡通达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真正让村民们享受到了购物、生活“不出村”的便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