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创业形势严峻。开发区立足“稳”字,强化底线思维,做实就业服务,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援企稳岗、化危为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创新创业不断发展。此外,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开发区以提升救助时效、实施精准救助为重点,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落实就业援助,保就业谋新路

开发区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针对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建立再就业援助机制,开展定向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实施精准就业帮扶,先后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会等多场现场招聘会并组织企业到通辽市人才中心等地参加招聘会。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各类培训班28期、培训1115人;以工代训企业493家,通过审核26233人,发放资金135.96万元。前三季度,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65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3人;困难人员就业37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21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同时,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67万元,带动就业147人。

实施精准救助,兜牢民生底线

一方面,困难对象生活补助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开发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较上年提高28元和336元,分别达到8976元/年和5936元/年,人均补助水平较上年分别提高20元和200元,分别达到540元/月和3600元/年。城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较上年分别提高100元,分别达到1700元/月和1200元/月;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较上年分别提高1000元和400元,分别达到12000元/年和7500元/年。截至目前,共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556.4万元。另一方面,实施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为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开发区对困难家庭的工资性、财产性等家庭经济状况开展详细调查,将符合条件的8户、23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将8个困难家庭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发放临时救助7.682万元。同时,累计新增城乡低保户73户、134人,为56个困难家庭开展临时救助38.8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的临时性困难。

相关文章